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岑參的《登古鄴城》
下馬登鄴城,城空復何見。
東風吹野火,暮入飛雲殿。
城隅南對望陵台,漳水東流不復回。
武帝宮中人去盡,年年春色為誰來。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下馬走到鄴城上面,城池空空有何所見?
陣陣東風對起野火,日幕飄入昔日金殿。
城角與那望陵合遙遙相對,漳水滔滔東流一去不再回;
武帝宮殿成廢墟人已去盡,年年度度考色來又是為了誰?
注釋
鄴(yè)城:考秋齊邑,戰國魏都,三國時魏置鄴都,與長安、洛陽等合稱五都,北周大象二年(580)遭戰火焚毀,民眾南徙,隋開皇十年(590)復為鄴縣。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
野火:此指焚燒枯草的火。一說為磷火,也稱鬼火。
飛雲殿:無考,當為鄴城宮殿一陳跡。
城隅(yú):城牆角上作為屏障的女牆。
望陵台:即銅雀台,曹操築。
漳(zhāng)水:即漳河,流經鄴城。山西省東部有清漳、濁漳二河,東南流至河北、河南兩省邊境,合為漳河,今皆湮沒。
武帝:曹 * 後被追尊為魏武帝。
簡評
此詩為岑參開元二十七年(739)春天自長安往遊河朔途徑鄴城時所作。詩人登臨鄴城,唯見荒草野火,昔日英雄已淹沒於歷史的滾滾塵埃中。詩人弔古興懷,情之所至,感而成詠。岑參名句,登古鄴城名句
名句推薦
斜髻嬌娥夜臥遲,梨花風靜鳥栖枝。
唐寅《美人對月》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王維《少年行四首》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賀鑄《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火形嚴,故人獻灼;水形懦,人多溺。
韓非及後人《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目察秋毫之末,耳不聞雷霆之音;耳調玉石之聲,目不見泰山之高
劉安及其門客《淮南子·俶真訓》機在於應事;戰在於治氣
尉繚《尉繚子·十二陵》我亦飄零久!
顧貞觀《金縷曲二首》順天意者,義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墨子《墨子·26章 天志(上)》古者春夏二氣,不決重罪。
姚思廉《陳書·本紀·卷三》人去鞦韆閒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
吳文英《望江南·三月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