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賢率同轍,豈因簿書牽

乾隆三賢堂用高啟韻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三賢堂用高啟韻》

全文:
宣帝昔言治,惟二千石賢。
承上而接下,有惠賴布傳。
唐時循吏傳,非不累牘連。
於蘇以三稱,能起民瘼痊。
京兆性高潔,五字如神仙。
樂天不治治,鳶飛魚躍川。
夢得課政最,笑傲華峰蓮。
三賢率同轍,豈因簿書牽
季迪作詩頌,亦可觀其年。
今複數百載,望之若雲煙。
長吏何日無,艱哉別媸妍。
日計與月計,漢詔披書筵。
睪然興遐思,遂以賡其篇。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三賢

(1).佛教語。指十住、十行、十迴向。 唐 李邕 《嶽麓寺碑》:“四行樂而不取,三賢登而更遷。”《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變文》:“越三賢,超十地,福德周圓入佛位。”參見“ 三賢十聖 ”。

(2).三個賢人。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 方魁 與同榜 方登 、 方吉 ,皆 唐 詩人缺唇處士 方乾 之後,與 嚴子陵 、 范文正公 為釣臺三賢。” 明 瞿佑 《歸田詩話·樂天晚年》:“ 樂天 連為 杭 蘇 二州刺史,皆有惠政在民, 杭 則有三賢堂,併 林和靖 、 蘇東坡 祠之。” 沉礪 《展張蒼水墓》詩:“ 於 墓 岳 祠分鼎足, 西湖 一勺峙三賢。”

同轍

(1).同道者。謂思想、行為一致。 唐 王建 《荊南贈別李肇著作轉韻詩》:“ 孔 門忝同轍, 潘 館幸諸甥。”

(2).比喻統一。 唐 梁肅 《受命寶賦》:“致四海於昇平,混車書以同轍。”參見“ 同軌 ”。

簿書

(1).記錄財物出納的簿冊。《周禮·天官·小宰》“八曰聽出入以要會” 漢 鄭玄 註:“要會,謂計最之簿書。” 宋 蘇軾 《謝秋賦試官啟》:“方將區區於簿書米鹽之間,碌碌於塵埃箠楚之地。” 清 劉大櫆 《乞捐輸以待周急引》:“其取息幾何,其已用及未用幾何,登之簿書,歲終會計。”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說:上官如雲,過客如雨,簿書如山,錢穀如海,朝夕趨陳檢點,尚恐不及,苦哉!苦哉!”

(2).官署中的文書簿冊。《漢書·賈誼傳》:“而大臣特以簿書不報,期會之間,以為大故。” 唐 李紳 《宿越州天王寺》詩:“休按簿書懲黠吏,未齊風俗昧良臣。” 明 李東陽 《再哭體齋迭見慰哭子韻》:“山斗正懸天下望,簿書長繞病中身。” 清 李漁 《慎鸞交·譎諷》:“憲駕經臨,自當遠接,只因簿書碌碌,致失郊迎,多有得罪。”

乾隆名句,三賢堂用高啟韻名句

詩詞推薦

三賢率同轍,豈因簿書牽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