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自無錫放舟過丹陽駐蹕方瀆橋之作》
全文:
迴鑾將幸徐,金陵應必至。
六朝文物邦,訪古吾素志。
寧無數日留,復恐歸期滯。
無以每䟎程,原非為游恣。
今朝遇順風,早停頗無事。
宣傳駐方瀆,一百卅里地。
毗陵及曲阿,瞬息度次第。
眾舟多不及,中途瞠乎棄。
乃晤有快心,即有不如意。
參考注釋
無以
即“無已”,不停止,不得已
無已人,則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非為
(1).乾不顧法紀或禮法的壞事。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二折:“貪贓壞法,飲酒非為。”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鬼爺爺》:“然頗慎行止,不敢非為。”
(2).指違法或違反道德的壞事、壞行為。《水滸傳》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為。”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土番點卯》:“爾宜躬先奉法以統一鄉之眾,以盡軌於法,稍有非為,惟爾總是問。”
(3).不顧法紀或禮法。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貞潔,你做事忒殺非為。”《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小人頗知禮法,極守本分的,怎敢幹此非為之事。”
游恣
放縱。《後漢書·循吏傳·仇覽》:“其剽輕游恣者,皆役以田桑,嚴設科罰。”
乾隆名句,自無錫放舟過丹陽駐蹕方瀆橋之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