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題小長蘆圖三首為竹垞作·其二》
全文:
膝上佳兒文度,眼中秋色江村。
歸路不須扶杖,笑憑桐孫稻孫。
參考注釋
歸路
歸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們在大樹林裡越走越遠,終於迷失了歸路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扶杖
拄杖。《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萬石君 以 元朔 五年中卒,長子郎中令 建 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唐 韓愈 《人日城南登高》詩:“扶杖陵圮阯,刺船犯枯葑。”《宋史·儒林傳七·真德秀》:“深村百歲老人亦扶杖而出,城中歡聲動地。”
桐孫
(1).桐樹新生的小枝。 北周 庾信 《詠樹》:“楓子留為式,桐孫待作琴。” 唐 周賀 《贈神遘上人》詩:“草履蒲*團山意存,坐看庭木長桐孫。”後以“桐孫”稱美他人子孫。參見“ 孫枝 ”。
(2).指琴。 宋 蘇軾 《次韻和王鞏》:“知音必無人,壞壁掛桐孫。” 宋 陸游 《雜題》詩之二:“山家貧甚亦支撐,時撫桐孫一再行。”
稻孫
刈稻後,其根得雨再生餘穗,謂之“稻孫”。 宋 葉寘 《坦齋筆衡·稻孫》:“ 元章 曰:‘秋已晚矣,刈穫告功,而田中復青何也?’亟呼老農問之。農曰:‘稻孫也。稻已刈,得雨復抽餘穗,故稚色如此。’” 清 趙翼 《觀穫》詩:“遭風今歲多禾弟,過雨他時有稻孫。”自註:“稻已穫,其根得雨復長曰稻孫。”
王士禎名句,題小長蘆圖三首為竹垞作·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