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正民的《寄彥章內翰》
全文:
翰林名德冠鑾坡,暫解塵纓逸興多。
敢謂交遊同阮謝,不妨詩句敵陰何。
耳根到處聞犍斗,心地閒來契羯磨。
此去苕溪三百里,扁舟終擬泛煙波。
參考注釋
耳根
(1) 耳廓的根端
(2) 〈方〉∶耳
耳根前
到處
各處;處處
陪客人到處參觀
到處找他
心地
(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語。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萬法,如地能長萬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養
願問第一義,回向心地初。——杜甫《謁文公上方》
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朱子全書·學二》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鏡花緣》
(3) 心情,心境
心地輕鬆
(4) 心胸、氣量
總能夠似寶玉這般人材心地?——《紅樓夢》
閒來
亦作“閒來”。平時。
羯磨
(1).佛教名詞。梵語karman的音譯。意譯為“業”。指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動。這些活動又有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之分。業發生後不會消除,它將引起連續不斷的因果報應。 梁啓超 《余之死生觀》:“佛説一切萬象悉皆無常,剎那生滅,去而不留,獨於其中有一物焉,因果連續,一能生他,他復生一,前波後波,相續不斷,而此一物名曰羯磨。”
(2).佛教名詞。梵語karma的音譯。意譯為“作法辦事”。指誦經拜佛等法事。《華嚴經·梵行品》:“三説羯磨是戒耶?”音釋:“羯磨,此雲辦事,謂諸法事由茲成辦也。” 唐 白居易 《唐江州興果寺律大德湊公塔碣銘》:“領羯磨會十三,化大眾萬數。”
李正民名句,寄彥章內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