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

作者:朱存理 朝代:明代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

崇嶺達深邃,芳漪激寒泉。

言尋支公蹤,閱歷成千年。

鶴飛遠青冥,有亭尚巋然。

草木屬孟夏,山水尤清妍。

祖餞此雲再,廣林啟長筵。

詩詞問答

問: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作者是誰?答:朱存理
問: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先韻

參考注釋

深邃

(1) 深的;幽深

深邃的山谷

深邃的夜空,星漢燦爛。——《探索星空奧密的年輕人》

(2) 深奧的

寓意深邃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 唐 王昌齡 《行路難詩》:“雙絲作綆繫銀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忠魂入夢》:“遂聳身投井死,土人義之,遂閉塞井,闌上加黃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宮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築如平阜。”

(2).《詩·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詩序謂“美七子能盡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後世遂以“寒泉”為子女孝敬母親的典故。《文選·潘岳<寡婦賦>》:“覽寒泉之遺嘆兮,詠《蓼莪》之餘音。” 呂向 註:“《詩》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孝子思養其親,故覽詠是篇而有遺嘆。” 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極兮,託彤管於遺詠。”參見“ 寒泉之思 ”。

(3).猶黃泉,九泉。 唐 王勃 《為原州趙長史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銷;烏鳥之誠,俯寒泉而思咽。” 蔣清翊 註:“寒泉,今指黃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陽縣 境內。 唐 元結 《寒泉銘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陽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無名稱也,為其當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支公

(1).即 晉 高僧 支遁 。字 道林 ,時人也稱為“林公”。 河內 林慮 人,一說 陳留 人。精研《莊子》與《維摩經》,擅清談。當時名流 謝安 、 王羲之 等均與為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支道林 常養數匹馬。” 余嘉錫 箋疏:“《建康實録》八引《許玄度集》曰:‘ 遁 字 道林 ,常隱 剡東山 ,不遊人事,好養鷹馬,而不乘放,人或譏之, 遁 曰:“貧道愛其神駿。”’” 明 高啟 《南峰寺》詩:“懸燈照靜室,一禮 支公 影。”

(2).泛稱高僧。 唐 李白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詩:“卓絶道門秀,談玄乃 支公 。” 宋 蘇軾 《書辨才白雪堂壁》詩:“不辭清曉叩松扉,卻值 支公 久不歸。”

閱歷

(1) 指過去所經歷的事跡

閱歷三旬,賊以飛梯,鵝車,木驢等四面齊攻,城欲陷者數。——《舊唐書·吐蕃傳》

(2) ;或歷任的職務

閱歷淺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青冥

天空

青冥浩蕩不見底。——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巋然

高高挺立而顯得穩固的樣子

巋然不動

巋然獨存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孟夏

夏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曆四月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清妍

美好。 晉 葛洪 《抱朴子·漢過》:“和口小辯,希指巧言者,謂之標領清妍。” 唐 韓愈 《月池》詩:“寒池月下明,新月池邊曲,若不妬清妍,卻成相映燭。” 宋 蘇軾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迭峰圖>》詩:“使君何從得此本,點綴毫末分清妍。” 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藥搗長生離刼塵,清妍面目本來真。”

祖餞

(1).餞行。《後漢書·文苑傳下·高彪》:“時 京兆 等五永 為督軍御史,使督 幽州 ,百官大會,祖餞於 長樂觀 。” 唐 李白 《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羣公鹹祖餞,四座羅朝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溫庭筠》:“ 庭筠 之官,文士詩人爭賦詩祖餞,惟 紀唐夫 擅場。” 明 汪廷訥 《獅吼記·祖席》:“多君祖餞大慇懃,遷客還朝意氣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 王 涕下交頤,哀與同歸,女籌思再三,始許之, 桓翁 張筵祖餞。” 郭沫若 《海濤集·離滬之前》:“午前 嘯平 來,言 民治 及其他諸人在 都益 處等候,要為我祖餞。”

(2).猶祖奠。出殯前夕設奠以告亡靈。 明 唐寅 《祭妹文》:“今秋爾家襲作蓍龜,以有此兆宅,來朝駕車,幽明殊途,永為隔絶,有是庶物,用為祖餞,爾其有靈,必歆吾物而悲吾詞也。”

長筵

寬長的竹蓆。多指排成長列的宴飲席位。 三國 魏 曹植 《名都篇》:“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 晉 潘岳 《閒居賦》:“席長筵,列孫子。” 明 文徵明 《臘日追懷去臘午門賜燕》詩:“去歲嘉平燕紫宮,長筵錯落午門東。”

詩詞推薦

  • 南烹

    陸游宋代〕十年流落憶南烹,初見鱸魚眼自明。堪笑吾宗輕許可,坐令羊酪僭蒪羹。
  • 杭州啟蹕迴鑾之作

    乾隆清代〕鹽官周視海塘形,湖上幾餘數日停。已逮農桑三月候,漫耽南北兩峰青。一游一豫關民瘼,樂水樂山養性靈。安福
  • 贈劉靜翁頌四首

    黃庭堅宋代〕念念皆空更莫疑,心王本自絕多知。艱勤長向途中覓,掉卻甜桃摘醋梨。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_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賞析_古詩文
  • 山中雜興 十八

    王冕元代〕卜宅近山阿,紫門障薜蘿。風清聞鶴唳,日暖聽樵歌。密樹懸青島,平田浸白波。樹船乘暮景,來往急如梭。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_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賞析_古詩文
  • 餞鄭安陽入蜀

    駱賓王唐代〕彭山折坂外,井絡少城隈。地是三巴俗,人非百里材。畏途君悵望,岐路我裴徊。心賞風煙隔,容華歲月催。遙遙
  • 春盡

    章甫宋代〕晝永花陰直,風輕麥浪勻。僧歸還逼夏,鶯語欲留春。鬚髮垂垂老,親朋往往貧。地偏人事少,聊以寄吾真。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_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賞析_古詩文
  • 山茶雪兔

    王士禎清代〕石罅猩紅透幾枝,花間東郭眼迷離。漫天風雪鷹初擊,正好營君三窟時。
  • 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

    佚名宋代〕孰謂天遠,至誠冊通。孰謂地厚,與天則同。惠我純嘏,克成大功。握圖而治,如日之中。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_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賞析_古詩文
  •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百十二

    釋懷深宋代〕日暖旌旗壯鳳城,聖君勤儉古風清。寶刀不染匈奴血,四海從今自太平。
  • 送永嘉王令之任二首

    方乾唐代〕定擬孜孜化海邊,須判素髮侮流年。波濤不應雙溪水,分野長如二月天。浮客若容開荻地,釣翁應免稅苔田。前賢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_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賞析_古詩文
  • 望蒼岩行

    石寶明代〕蒼岩之山在何許,大行東來如馬駐。上有千年不老之長松,下有清泉及茂樹。顛猿棲其中,千歲亦不去。玄鳥吐雲
  • 曉起

    范成大宋代〕簾額繡波蕩漾,燭盤紅淚闌乾。夢裡五更風急,愁邊一半春殘。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_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賞析_古詩文
  • 鬥牛山登高

    陳杰宋代〕佳節一消憂,攜壺上鬥牛。乾坤有今日,江漢自東流。亂後不多菊,看來無限秋。憑高未能已,更為夕陽留。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_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賞析_古詩文
  • 聖泉

    蔡襄宋代〕源流出何山,涌涸茲有異。湛然盈不泓,餘波下金地。清甘本無滓,渴飲得真味。端能發茶色,博亦資農利。矧茲
  •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宴

    乾隆清代〕西望瑤池降鳳輿,新正佳祉萃彤廬。千春進爵期無射,萬壽如山願有餘。寶鴨篆凝噴瑞柏,金雞燄踏燦祥蕖。昇平
  • 次韻答李清宇姜德光

    周孚宋代〕匆匆一席地,勞子數追尋。厚意嗟虛辱,衰年愧不任。高懷元淡薄,妙語不崎嶔。老檜千尋直,寒泉百尺深。世方
  • 畫堂春·東風吹柳日初

    秦觀宋代〕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寶篆煙消鸞鳳,畫屏雲鎖瀟湘。暮寒微透薄羅裳,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_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賞析_古詩文
  • 清醒

    薛嵎宋代〕獨懷忠憤赴湘中,舉國昏昏志不同。漁父笑君君亦笑,煙波相望各西東。
  • 重戲贈

    白居易唐代〕集賢池館從他盛,履道林亭勿自輕。往往歸來嫌窄小,年年為主莫無情。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_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賞析_古詩文
  • 擬寒山拾得二十首

    王安石宋代〕有一種貧兒,不能自營生。若不作客走,即須隨賊行。復有一種貧,常時腹彭亨。若有亦不畜,若無亦不營。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_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賞析_古詩文
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原文_支硎山再送文交木太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