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守的《王承可再示次韻》
全文:
為寮東越肯忘年,南越相逢兩皓然。
杜守謬容居召後,楊文那敢在王前。
誰能狡兔營三窟,深羨神龍襲九淵。
便合從公下吳會,濟時無術擬求田。
參考注釋
東越
(1).古族名。古代 越 人的一支。相傳為 越王 勾踐 的後裔。 秦 漢 時分布在今 浙江省 東南部、 福建省 北部一帶。 漢武帝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 東越王 餘善 反 漢 ,旋被其部屬所殺。部分族人被迫遷入 江 淮 地區。參閱《史記·東越列傳》。
(2).指 閩 東或 浙 東地區。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 子陵 閉關於東 越 , 仲蔚 杜門於西 秦 。” 唐 柳宗元 《哭連州凌員外司馬》:“輶軒下東 越 ,列郡蘇疲羸。”
忘年
(1).忘記年月。《莊子·齊物論》:“忘年忘義,振於無竟。” 成玄英 疏:“夫年者,生之所稟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 唐 元結 《無為洞口作》詩:“洞旁山僧皆學禪,無求無欲亦忘年。” 清 李世熊 《獨松》詩:“上友不羈雲,下友忘年石。”
(2).不拘年齡、行輩、以德才相敬慕。《初學記》卷十八引 晉 張隱 《文士傳》:“ 禰衡 有逸才,少與 孔融 交。時 衡 未滿二十,而 融 已五十,敬 衡 才秀,忘年殷勤。”《北史·序傳》:“ 寬 當時位望,又與 大師 年事不侔,初見,言未及終,便改容加敬……每於私室接遇,恆盡忘年之歡。” 宋 蘇轍 《追和張公*安道贈別絕句一首》引:“是時, 張公 安道 守 成都 ,一見以國士相許,自爾遂結忘年之契。”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願意永遠和你做一個忘年的朋友。”
南越
亦作“南粵”。1.古地名,今 廣東 廣西 一帶。《莊子·山木》:“ 南越 有邑焉,名為 建德 之國。”《通典·州郡·古南越》:“自 嶺 而南,當 唐虞 三代,為蠻夷之國,是 百越 之地,亦謂之 南越 。古謂之 雕題 ,非《禹貢》九州之域,又非《周禮》職方之限。” 前蜀 韋莊 《又聞湖南荊渚相次陷沒》詩:“莫問流離 南越 事,戰餘空有舊山河。” 清 趙翼 《啖荔戲書》詩:“昔啖荔支在 南粵 ,食不知味為忙碌。”
(2).國名。 秦 末 趙佗 建立, 漢武帝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滅亡。《史記·南越列傳》:“ 高后 時,有司請禁 南越 關市鐵器。”《漢書·兩粵傳》:“ 高皇后 聞之大怒,削去 南粵 之籍,使使不通。”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 南越 與 漢 和親,迺遣 軍 ( 終軍 )使 越 説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自請願受長纓,必羈 南越王 而致之闕下。”
(3).指 越南 。 田漢 《訪劉永福故居》詩:“ 南越 崇宏有故枝, 淵翁 風骨自雄奇。”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皓然
亦作“皜然”。1.潔白貌。《列子·湯問》:“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布則火色,垢則布色,出布而振之,皓然疑乎雪。”《後漢書·吳良傳》:“ 顯宗 以示公卿曰:‘前以事見 良 ,鬚髮皓然,衣冠甚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已而會雪下,未甚寒。諸道人問在道所經, 壹公 曰:‘風霜固所不論,乃先集其慘澹;郊邑正自飄瞥,林岫便已皓然。’” 宋 陳師道 《元日雪》詩之一:“半夜風如許,平明雪皓然。”《儒林外史》第一回:“來到 秦老 門首,見 秦老 八十多歲,鬚鬢皓然,手扶拄杖。”
(2).形容年老發白。 宋 范仲淹 《養老乞言賦》:“待以常珍,用貴皓然之士;裨其闕政,是詢哿矣之言。”
(3).顯明貌;光明貌。《大戴禮記·文王官人》:“質色皓然固以安,偽色縵然亂以煩。”《金史·韓玉傳》:“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剛直之氣,必不下沉。” 劉半農 《阿爾薩斯之重光》:“是日氣候極熱,南方蔚藍深處,旭日一輪,皜然自放奇采,盡逐天上雲滓,令清明如洗。”
張守名句,王承可再示次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