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張達的《雜言·其五》
全文:
桀紂棄成憲,炰焚恣淫威。
有邦起仁人,大旱興雲霓。
惟彼湯與武,征誅適逢時。
南巢放獨*夫,盟津鑠王師。
扶義匪貪位,奉天恤民痍。
猶聞夷叔議,叩馬以陳辭。
參考注釋
扶義
猶仗義。《史記·太史公自序》:“ 秦 既暴虐, 楚 人發難, 項氏 遂亂, 漢 乃扶義征伐。”《隋書·經籍志二》:“ 司馬遷 、 班固 ,撰而成之,股肱輔弼之臣,扶義俶儻之士,皆有記録。”《資治通鑑·秦二世皇帝二年》:“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 秦 父兄。” 胡三省 註:“余謂扶義,猶言杖義也。” 元 柳貫 《宗忠簡公畫像作》詩:“扶義亟西征,敵愾為小卻。”
貪位
貪戀權位。《呂氏春秋·舉難》:“以全舉人固難,物之情也。人傷 堯 以不慈之名, 舜 以卑父之號, 禹 以貪位之意, 湯 武 以放殺之謀,五伯以侵奪之事,由此觀之,物豈可全哉?”《史記·商君列傳》:“非其位而居之曰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貪名。”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貪位戀權之足以喪身如此,徒枉其才而已。”
奉天
奉行天命。《書·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作宮邑於 下洛 之陽,名相官曰尹。作《濩樂》,制質禮以奉天。”
恤民
謂憂慮人民的疾苦。《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恤民不倦。”《後漢書·陳蕃傳》:“今失其勸種之時,而令給驅禽除路之役,非聖賢恤民之意也。” 宋 司馬光 《言賑贍流民札子》:“如此處置,欲以為恤民之名,掩人耳目則可矣。” 清 朱仕琇 《太學生陳君墓志銘》:“彼皆柄國政,戴於民上,其恤民宜也。”
張達名句,雜言·其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