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又旦的《登東少梁山禹廟眺黃河歌呈同游諸公》
全文:
少梁山勢何岧嶢,林煙漠漠風蕭颾。
典午祠堂一百丈,此山對峙相爭高。
客言禹廟登臨好,空濛萬里無塵囂。
桑柘刺眼槐花落,來穿蘿徑同游遨。
龍門直下五十里,秦山晉樹相周遭,雲氣蒼茫看不見,青天一豁奔驚濤。
七月暑退蟬鳴號,雨腳欲下風雷交。
鯨魚逞怒呼其曹,兩河左右紛動搖。
嗚呼戰伐經幾載,木罌渡口橫弓刀。
昔自楚歸歲在卯,夜攜八口趨中條。
間道汾陰止河滸,欲披葭菼尋漁舠。
隔岸人家聞吠犬,望廬不到心徒勞。
一從朝那來效順,甲兵如雪都潛銷。
吾黨高臥飽閒散,不妨老作韓山樵。
西來涼氣入烏帽,祇應飲酒持霜螯。
向夕客散不須約,通林明日還連鑣。
參考注釋
典午
(1).“司馬”的隱語。《三國志·蜀志·譙周傳》:“ 周 語次,因書版示 立 曰:‘典午忽兮,月酉沒兮。’典午者,謂 司馬 也;月酉者,謂八月也。至八月而 文王 ( 司馬昭 )果崩。” 晉 帝姓 司馬 氏,後因以“典午”指 晉 朝。《晉書·安帝恭帝紀論》:“是以 宋高 非典午之臣, 孫恩 豈金行之寇。”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四》:“當塗為 魏 ,典午為 晉 ,世率知之,而意義出處,或未明了。案……典,司也;午,馬也。” 柳亞子 《南社會於虎丘之張東陽祠,詩以紀之》:“莫笑過江典午鯽,豈無橫槊 建安 才!”
(2).“司馬”的隱語。指司馬之官職。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居笠轂而掌兵,出蘭池而典午。” 唐 顏真卿 《鮮于公神道碑銘》:“ 邵陽 典午, 漢陽 紆組。”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宋文安公 《自禁庭謫鄜畤》詩云:‘九月一日奉急宣,連忙趨至閤門前。忽為典午知何罪,謫向 鄜州 更憮然!’蓋當時謫黜者,召至閤門受命乃行也。”
祠堂
舊時祭祀祖宗或賢人的廳堂
一百
(1).數詞。十的十倍。《孟子·公孫丑下》:“前日於 齊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唐 駱賓王 《冬日宴》詩:“二三物外友,一百杖頭錢。”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五:“ 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傳習詩賦者,杖一百。”
(2).泛指多數。 北周 庾信 《對酒歌》:“人生一百年,歡笑惟三五。” 宋 楊萬里 《都下無憂館小樓春盡旅懷》詩之一:“更無短計消長日,且繞欄乾一百回。”
(3).指跨步。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七:“今人一足引前,一足曳後,謂之一百……又今人履石渡水,將近彼岸,跨步而過,亦曰一百。”
對峙
相對聳立
山峽越來越狹,前面兩山對峙,看去連一扇大門那么寬也沒有,而門外完全是白霧。——劉白羽《長江三峽》
相爭
彼此爭奪;爭鬥。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相矜以知,相軋以勢,相爭以利。”《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萬 家兩個大兒子只好眼睜睜看他使勢行兇,不敢相爭。”
王又旦名句,登東少梁山禹廟眺黃河歌呈同游諸公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