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夫詞原文
征夫語征婦,為國使雞林。
玉帛走萬里,冰霜持寸心。
離別不足嘆,歲月愁侵尋。
莫怨清路塵,莫賦白頭吟。
春□分素手,秋風候歸音。
不學秋鬍子,戲擲桑中金。
詩詞問答
問:征夫詞的作者是誰?答:江源
問:征夫詞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侵韻
參考注釋
征夫
(1) 行人
問征夫以前路。——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 出征的兵將
將軍白髮征夫淚。——宋· 范仲淹《漁家傲》
征婦
出征軍人之妻。 明 劉績 《征婦詞》:“征婦語征夫,有身當殉國。君為塞下土,妾作山頭石。”
國使
受國家委派、代表國家而出使他國的使者。《周禮·秋官·象胥》:“﹝象胥﹞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 鄭玄 註:“謂蕃國之臣來覜聘者。” 唐 張繼 《送鄒判官往陳留》詩:“國使乘軺去,諸侯擁節迎。”《元史·世祖紀八》:“ 日本國 殺國使 杜世忠 等。”《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西胡 月支國 獻猛獸一頭……那國使抱在手裡來獻。”
雞林
亦作“鷄林”。1.指佛寺。 唐 王勃 《晚秋遊武擔山寺序》:“雞林俊賞,蕭蕭鷲嶺之居。” 蔣清翊 注引《佛爾雅》:“雞頭摩寺,謂之雞園……昔有野火燒林,林中有雉,入水漬羽,以救其焚。”
(2).古國名。即 新羅 。 東漢 永平 八年(公元65年), 新羅 王夜聞 金城 西 始林 間有雞聲,遂更名 雞林 。 唐 楊夔 《送日東僧游天台》詩:“迴首 雞林 道,唯應夢想通。”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本末》:“每宴必命家姬奏《桃花扇》……蓋不知何人傳入。或有 雞林 之賈耶?”
(3).指 新羅 附近的國家和地區。 五代 齊己 《送僧歸日本》詩:“卻憶 雞林 本師寺,欲歸還待海風吹。” 清 趙翼 《王夢樓輓詩》:“生有笙歌矜馬帳,死猶詩句在 雞林 。”自註:“君少時隨冊使封 琉璃王 。”
(4).指 雞林 賈。 宋 姜夔 《白石詩話》:“一家之語,自有一家之風味……模倣者語雖似之,韻亦無矣。 鷄林 其可欺哉!” 清 吳偉業 《畫中九友》詩:“至尊含笑黃金投,殘膏剩馥 雞林 求。”參見“ 雞林賈 ”。
玉帛
(1) 玉器和絲織品,古時用於祭祀,國與國間交際時用做禮物
(2) 泛指財物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冰霜
(1)
(2) 比喻操守純潔清白
志固冰霜。——《臨川烈武王道規傳》
(3) 比喻神色嚴肅或態度冷淡
凜若冰霜
冷若冰霜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裡
得失寸心知
離別
(1) 暫時或永久離開
我離別故鄉已經兩年了
(2) 分手,分開
不足
(1)
不充足,不夠,滿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樂府詩集·陌上桑》
最愛湖東行不足。——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沒有
信心不足
(3)
少於,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5)
不值得,不必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侵尋
亦作“ 侵潯 ”。漸進,漸次發展。《史記·孝武本紀》:“是歲,天子始巡郡縣,侵尋於 泰山 矣。”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遂往之意也。” 司馬貞 索隱:“ 小顏 云:‘浸淫漸染之義。’蓋尋淫聲相近,假借用耳。” 漢 司馬相如 《大人賦》:“嬐侵潯而高縱兮,紛鴻涌而上厲。” 宋 葉適 《胡尚書奏議序》:“自古賢人君子,進常艱,退常易,富貴有節,無侵尋之求。” 明 歸有光 《乞致仕疏》:“見今病勢侵尋,不能前邁,伏乞聖恩,容臣休致。” 廖仲愷 《全民政治論譯本序》:“ 中華民國 成立八年,變亂侵尋,迄無寧歲,中間經改易國體者兩次,違憲解散國會者兩次。”參見“ 侵淫 ”。
清路
(1).清潔的道路。 三國 魏 曹植 《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三國 魏 應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按轡清路,周望山野。”
(2).使道路清淨。古制帝王或大臣出巡時清掃道路,驅散行人。 三國 魏 阮籍 《奏記詣曹爽》:“乞降期會,以避清路。”《梁書·到溉傳》:“﹝ 到溉 ﹞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補,傳呼清路,示有朝章而已。”
白頭吟
古樂府曲名,內容是勸丈夫不要另尋新歡
素手
(1).潔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唐 李白 《游泰山》詩之一:“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宋 陸游 《岳池農家》詩:“小姑畫得城中眉,一雙素手無人識。” 明 高明 《琵琶記·琴訴荷池》:“起來攜素手,鬢雲亂,月照紗櫥人未眠。”
(2).猶言徒手,空手。《 * 詞話》第二二回:“你 應二爹 今日素手,促忙促急,沒曾帶的甚么在身邊,改日送胭脂錢來罷。”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趙媒婆》:“老身即便相付,再來亦素手矣。”川劇《拉郎配》第五場:“老丈,學生素手到此,怎敢叨擾。”
風候
(1).風物氣候,亦偏指氣候。 唐 王勃 《春思賦》:“ 蜀川 風候隔 秦川 ,今年節物異常年。” 唐 白居易 《與微之書》:“ 江州 風候稍涼,地少瘴癘。” 清 黃景仁 《舟夜寒甚排悶為此》詩:“春江異風候,今昔變炎涼。” 李廣田 《雀蓑記·山水》:“他們常常想到些遠方的風候,或者是遠古的事物,那是夢想,也就是夢憶。”
(2).時節;時令。 唐 劉禹錫 《步出武陵東亭臨江寓望》詩:“鷹至感風候,霜餘變林麓。”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四:“而 嶠南 風候素乖偽,至是殊正。” 明 蘇祐 《九日》詩:“落木驚風候,淹留感歲華。”
(3).風向。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相風旌》:“五王宮中,各於庭中竪長竿,掛五色旌於竿頭。旌之四垂,綴以小金鈴,有聲,即使侍從者視旌之所向,可以知四方之風候也。”
不學
(1).不學習;不求學。《論語·季氏》:“不學《詩》,無以言。”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誠知不學之弊,碩儒之貴。” 宋 曾鞏 《宜黃縣縣學記》:“蓋以不學未成之材而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後,而治不教之民,嗚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賊盜刑罰之所以積,其不以此也歟?”
(2).謂沒有學問。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又以《文選》 李善 注在五臣後,其疏淺不學,幾於 王侍書 題閣帖矣!”《老殘遊記》第三回:“兄弟以不學之資,聖恩叫我做這封疆大吏。”
秋胡
春秋 魯 人,婚後五日,遊宦於 陳 ,五年乃歸,見路旁美婦採桑,贈金以戲之,婦不納。及還家,母呼其婦出,即採桑者。婦斥其悅路旁婦人,忘母不孝,好色淫佚,憤而投河死。事見 漢 劉向 《列女傳·魯秋潔婦》。後以“秋胡”泛指愛情不專一的男子。 南朝 陳 徐陵 《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同衾分枕,猶有 長信 之悲;坐臥忘時,不免 秋胡 之怨。” 唐 李白 《陌上桑》詩:“使君且不顧,況復論 秋胡 。” 宋 羅燁 《醉翁談錄·韓玉父尋夫題漠口鋪》:“生平良自珍,羞為浪子負,知君非 秋胡 ,強顏且西去。” 明 沉鯨 《雙珠記·劍擊淫邪》:“轅門供役經旬矣,回來風影還如舊,還如舊,還如舊,可憎前日, 秋胡 窺牖。”
桑中
(1).《詩·鄘風·桑中》:“雲誰之思?美 孟姜 矣。期我乎 桑中 ,要我乎 上宮 ,送我乎 淇 之上矣。” 朱熹 集傳:“ 桑中 、 上宮 淇 上,又 沬鄉 之中小地名也…… 衛 俗 * ,世族在位,相竊妻妾。故此人自言將采唐於 沬 ,而與其所思之人相期會迎送如此也。”後因以指私奔幽會之處。 章炳麟 《東夷詩》之八:“匪寇求婚姻,和親亦良願,拜賜待三年,桑中會相見。”參見“ 桑中之喜 ”。
(2).桑樹林裡。《穆天子傳》卷五:“甲寅,天子作居 范 宮 以觀桑者,乃飲於桑中。” 郭璞 註:“桑林之中。”
(3).泛指山林僻遠之處。《梁書·張纘傳》:“何自謀其多僻,要桑中而遠赴。”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瀑近春風濕,松多曉日青趙師秀《桐柏觀》
- 休要誇張,能運心機奸狡馬鈺《滿庭芳 贈濰州苗先生》
- 寄語不須傳信遠,將軍憂國不憂家王銍《歸鴻閣》
- 湛然真賞妙,誰肯尋糟丘陳藻《清暉行》
- 身上有黃金,人無走陸沉邵雍《黃金吟》
- 多才多藝如師少,當世群賢盡嚮風李若拙《奉贈宣義大師英公》
- 勛名屈指中階少,富貴抽身北道歸強至《韓魏公生日三首》
- 區區豈雲難,長者能折枝晁公溯《次韻楊光父見贈》
- 風月滿懷詩可寫,地霜侵鬢鏡先知黃庚《和茅亦山先生雜詠》
- 退食不妨晨夕養,人生從宦此難並蘇頌《送邵裔員外尉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