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古翠華隨水去,何年玉牒為天開

虞堪拜郊台(台遺址在越來溪上)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虞堪的《拜郊台(台遺址在越來溪上)》

全文:
吳王城外拜郊台,山色湖光共繞回。
終古翠華隨水去,何年玉牒為天開
斜陽一笛牛羊下,細雨千帆雲鳥來。
忠死佞存墮霸業,登臨不盡客興哀。

虞堪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終古

(1).久遠。《楚辭·離騷》:“懷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而與此終古。” 朱熹 集註:“終古者,古之所終,謂來日之無窮也。”《漢書·溝洫志》:“民歌之曰:‘ 鄴 有賢令兮為 史公 ,決 漳水 兮灌 鄴 旁,終古舄鹵兮生稻粱。’” 清 顧炎武 《精衛》詩:“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魯迅 《集外集·<哀范君>詩之三》:“此別成終古,從茲絶緒言。”

(2).往昔,自古以來。《楚辭·九章·哀郢》:“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終古雖遠,曠焉如面。” 唐 李白 《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詩:“惟君固 房陵 ,誠節貫終古。”

(3).經常。《周禮·考工記·輪人》:“輪已崇,則人不能登也。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 鄭玄 註:“ 齊 人之言終古,猶言常也。”《莊子·大宗師》:“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

(4).複姓。相傳為 夏桀 內史 終古 之後。見《通志·氏族四》。

翠華

(1).天子儀仗中以翠羽為飾的旗幟或車蓋。《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建翠華之旗,樹靈鼉之鼓。” 李善 註:“翠華,以翠羽為葆也。” 南朝 梁 沉約 《九日侍宴樂游苑》詩:“虹旌迢遞,翠華葳蕤。”

(2).為御車或帝王的代稱。 唐 陳鴻 《長恨歌傳》:“ 潼關 不守,翠華南幸。” 宋 陸游 《曉嘆》詩:“翠華東廵五十年,赤縣神州滿戎狄。” 清 陳維崧 《游顧龍山》詩:“聞説當年翠華廵,朱旗暗卷殘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壇》:“想翠華,守枯 煤山 幾枝花。”

玉牒

(1).古代帝王封禪、郊祀的玉簡文書。《史記·孝武本紀》:“封 泰山 下東方,如郊祠 泰一 之禮。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書祕。”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郊禪》:“ 開元 十三年, 玄宗 既封禪,問 賀知章 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 知章 對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異,或禱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 宋 王禹偁 《單州成武縣行宮上樑文》:“祈福不勞藏玉牒,禮天須至用金泥。”

(2).記載帝王譜系、歷數及政令因革之書。至 宋 代,每十年一修。《新唐書·百官志三》:“﹝ 宗正寺 ﹞知圖譜官一人,修玉牒官一人。”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三:“玉牒修書,始於 大中 祥符 ,至於 政 宣 而極備……編年以紀帝系,而戴其歷數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為《玉牒》。” 明 何景明 《寄樊國賓》詩:“業紹青緗舊,名沾玉牒香。” 愛新覺羅·溥儀 《我的前半生》第九章:“我曾根據一九三七年修訂的‘玉牒’和妹妹弟弟們提供的材料,做過一個統計。”

(3).泛指典冊、史籍。《文選·左思<吳都賦>》:“鳥策篆素,玉牒石記。” 張銑 註:“玉牒、石記,皆典策類也。”《文選·張協<七命>》:“生必耀華名於玉牒,沒則勒洪伐於金冊。” 李周翰 註:“玉牒、金冊,並國史也。”

(4).指佛道之書。 晉 葛洪 《抱朴子·黃白》:“《玉牒記》云:‘天下悠悠,皆可長生也;患於猶豫,故不成耳。’” 隋 煬帝 《寶台經藏願文》:“前佛後佛,諒同金口;即教當教,寧殊玉牒。”《雲笈七籤》卷七:“三元布經皆刻金丹之書,盛以自然雲錦之囊,封以三寳神之章,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宮,謂之玉牒金書。”

(5).神仙名籍。 唐 韋應物 《萼綠華歌》:“有一人兮升紫霞,書名玉牒兮 萼緑華 。”

天開

超越常規的活動, 煥發、奔放

異想天開

虞堪名句,拜郊台(台遺址在越來溪上)名句

詩詞推薦

終古翠華隨水去,何年玉牒為天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