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見郊外掩骼慨然有賦示同社諸子》
全文:
惻帽睇崇岡,遲遲遵古路。
不知何人骨,何年飽霜露。
撐拄亂如麻,填委半新故。
蟠坭穴蟻螻,帶胔飼狐兔。
蛻殘不辨形,棺朽空留蠹。
衾賵久已縻,頂趾紛異處。
輕輕似解蘀,栩栩如墮羽。
白經野燒燔,青含宿草互。
風雨洗膻穢,塵沙蝕垢污。
荒涼誰是主,狼藉那能數。
飛鳥慘不鳴,行人卻且顧。
衣殣有遺言,掩骼豈虛募。
瓦棺恰蓋藏,叢冢就安措。
生前異趨舍,托體同邱墓。
姓字原不諳,寧復知生娶。
無碑可勒銘,有墳不封樹。
丁癸無定向,壙域弛禁步。
立石祀土神,牛羊任顛仆。
杳杳青郊迥,蕭蕭白楊暮。
巫陽詎可招,冥漠誰當愬。
前身已茫昧,曷解辨冥趣。
且置蒙莊說,枕髏聊待寤。
參考注釋
撐拄
亦作“撐拄”。1.支撐;頂拄。 漢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君獨不見 長城 下,死者骸骨相撐拄。” 宋 蘇軾 《東坡》詩之四:“秋來霜穗重,顛倒相撐拄。” 明 胡應麟 《詩藪·近體上》:“中 唐 無 杜 材力學問,欲以一二致語撐拄其間,庸詎可乎!”
(2).支持;維持。《上蔡語錄》卷上:“非 孟子 恁地手腳,也撐拄此事不去。” 宋 陸游 《獨夜》詩:“雖雲久置散,飢飽尚撐拄。” 清 戴名世 《李節婦傳》:“而節婦以一女子巋然傑起,撐拄綱常,爭光日月,人皆謂 李氏 有女,其家世尚不替也。” 茅盾 《虹》四:“她好像是一個失敗的革命者,為要撐拄著自己不陷入於悲觀和消沉,便不得不盛氣斥罵那些愁眉淚眼的同難者。”
(3).猶抵賴。《宋史·陳襄傳》:“民有失物者,賊曹捕偷兒至,數輩相撐拄。”
如麻
(1).形容雜亂。 南朝 梁 丘遲 《答徐侍中為人贈婦》詩:“糟糠且棄置,蓬首亂如麻。”如:心亂如麻。
(2).形容密集、多。 唐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牀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絶。” 元 陳樵 《山水》詩:“青山如髻樹如麻,茅屋青簾認酒家。”《醒世恆言·隋煬帝逸游召譴》:“玉樹歌殘舞袖斜, 景陽宮 里事如麻。”
填委
紛集;堆積。 漢 劉楨 《雜詩》:“職事相填委,文墨紛消散。”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元夕》:“京尹乘小提轎,諸舞隊次第簇擁前後,連亘十餘里,錦繡填委,簫鼓振作,耳目不暇給。” 清 龔自珍 《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歸館,郡之士皆知余至,則大讙,有以經義請質難者,有發史事見問者……填委塞戶牖,居然 嘉慶 中故態。”《宋史·河渠志五》:“江道既分,水復湍暴,沙石填委,多成灘磧。”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四篇:“即事興情,因而成賦,然文辭繁縟填委,時涉神仙,與 玉 之《九辯》、《招魂》及當時情景頗違異。”
新故
(1).新與舊。《韓非子·五蠹》:“夫古今異俗,新故異備。” 漢 辛延年 《羽林郎》詩:“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踰。” 晉 孫綽 《<蘭亭集>後序》:“往復推移,新故相換;今日之跡,明復陳矣。” 明 夏完淳 《班婕妤詠扇》詩:“彩色固不移,君心有新故。”
(2).指新來的人與故有的人。《北史·魏安豐王猛傳》:“頻經師旅,人物彫弊, 延明 招攜新故,人悉安業,百姓鹹附。”
(3).指新交與故友。 唐 杜甫 《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後兼幕府諸公得柳字》:“相逢半新故,取別隨薄厚。”
李之世名句,見郊外掩骼慨然有賦示同社諸子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不和三疊戲作三絕句呈培才一噱·其二
方仁淵〔清代〕詼諧臣朔本星精,老鳳聲高小鳳清。連戰騷壇推健將,勇如方叔也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