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海穿溟涬,理窟刮奧窔

洪朋送李元中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朋的《送李元中》

全文:
夙聞龍眠山,綠蘿隱淨嘯。
中有三李君,若人年獨妙。
心賞悵若遺,風期可同調。
如何古豫章,邂逅共一笑。
佛海穿溟涬,理窟刮奧窔
茗碗對濤江,床跗視雲嶠。
足明青蔥樹,合在紅塵表。
追隨杖屨遨,浩蕩城郭眺。
觀乎大寧作,頗復近道要。
涼飆隕疏葉,行子動歸棹。
願君崇明德,慰我記末照。

洪朋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佛海

佛教徒認為佛界如海一般廣大,故名。 南朝 梁武帝 《金剛般若懺文》:“哀憐萬品,護念群生,引入慧流,同歸佛海,得金剛之妙寳,見金牒之深經。”

溟涬

(1).天地未形成前,自然之氣混混沌沌的樣子。 漢 張衡 《靈憲》:“太素之前,幽清玄浄,寂寞冥默,不可為象。厥中惟靈,厥外惟無,如是者永久焉,斯謂溟涬。”《太平御覽》卷一引《三五曆紀》:“未有天地之時,混沌狀如雞子,溟涬始牙,濛鴻滋萌,歲在攝提,元氣肇始。” 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大道宗虛無,至真合溟涬。” 清 張尚瑗 《仙霞關》詩:“微茫一線走絶壁,誰鑿溟涬開鴻濛。”

(2).泛指自然之氣。 唐 皮日休 《反招魂》:“承溟涬之命兮,付余才而輔君。” 明 張羽 《金川門》詩:“江光合海氣,溟涬神攸存。”

(3).水勢無邊際貌。《淮南子·本經訓》:“ 舜 之時, 共工 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龍門 未開, 呂梁 未發, 江 淮 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 高誘 註:“溟涬,無畔岸也。” 宋 洪邁 《夷堅丙志·李鐵笛》:“溟涬浪中求白雲, 崑崙山 里採瓊枝。” 明 劉基 《壬辰歲八月自台州之永嘉度蒼嶺》詩:“瀑泉流其中,豃若洩溟涬。”

(4).謂不著邊際。 漢 桓寬 《鹽鐵論·國疾》:“文學守死溟涬之語,而終不移。”

(5).尊敬推崇。《莊子·天地》:“若然者,豈兄 堯 舜 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 郭象 註:“溟涬,甚貴之謂也。不肯多謝 堯 舜 而推之為兄也。” 宋 范成大 《假十二峰》詩:“何以假為非確論,直疑溟涬弟 高唐 。”

理窟

(1).義理的淵藪。謂富於才學。《晉書·張憑傳》:“帝召與語,嘆曰:‘ 張憑 勃窣為理窟。’” 唐 陸龜蒙 《麈尾賦》:“理窟未窮,詞源漸吐。”

(2).指義理的奧秘。 元 侯克中 《挽姚左轄雪齋》詩:“深探理窟得心傳,洞徹先天與後天。” 清 黃宗羲 《徵君沉耕岩墓志銘》:“為文深入理窟而出之清真。”

奧窔

(1).室隅深處,亦泛指堂室之內;。《荀子·非十二子》:“奧窔之間,簟席之上,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 楊倞 註:“西南隅謂之奧;東南隅謂之窔。言不出室堂之內也。” 宋 沉遼 《越州永福院大像贊序》:“逮諸菩薩、弟子凡十有二軀,以及四壁楣帶奧窔之像,或突或繪,鹹因彼寘此。” 清 唐甄 《潛書·性功》:“日之上升,天地山河,無有隱像;堂房奧窔,無有隱區。”

(2).指隱蔽深曲之處。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 陸清獻 年三十八,下第出都,由水路南旋。於水道之源流、漕運之奧窔及古人名蹟,無不詳誌。”

(3).指奧妙精微之處。 清 惲敬 《重刻<脈經>序》:“若夫是書之精微博大,足以發 軒 歧 之奧窔,通天地之門戶。”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躬行》:“近世名公巨儒,喜談禪理,蓋亦如談書畫、談古玩之類,聊以自娛,非真能窺其奧窔也。”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二篇第三章:“弱冠沉酣墳典,佛老兵刑,靡不窺其奧窔。”

洪朋名句,送李元中名句

詩詞推薦

佛海穿溟涬,理窟刮奧窔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