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蚋成雷澤,袈裟作水田
范燈 《狀江南季夏》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范燈的《狀江南季夏》
全文:
江南季夏天,身熱汗如泉。
蚊蚋成雷澤,袈裟作水田。
參考注釋
蚊蚋
亦作“螡蚋”。1.蚊子。 唐 項斯 《遙裝夜》詩:“蚊蚋已生團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 清 唐孫華 《秋雨不止書悶》詩:“梧竹清有聲,螡蚋跡如掃。”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六章:“這支七個人組成的小分隊,在草叢裡忍受著密密的蚊蚋的侵襲,直到凌晨三點多鐘,還不見敵人的影子。”
(2).比喻壞人。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頓三州之地,蚊蚋蟻蟲之聚,感兇竪喣濡飲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為帥。”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人物通稱》:“蚊蚋亦名白鳥。 杜 寄 劉峽州 云:‘江湖多白鳥,天地有青蠅。’ 杜修可 云:‘……﹝白鳥﹞一謂蚊虻也,以譬小人。’”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人人只知道‘時乖命蹇’,那知生活的帳子裡有巨大的毒蟲以至於蚊蚋,爭相吸取他們的精血呢?”
雷澤
(1).古澤名。本名 雷夏澤 。在 河南省 范縣 東南接 山東省 菏澤市 界。傳說 舜帝 曾在此捕魚。《管子·版法》:“ 舜 耕 歷山 ,陶 河 濱,漁 雷澤 ,不取其利,以教百姓。”《史記·五帝本紀》:“ 舜 耕 歷山 ,漁 雷澤 。” 張守節 正義引《括地誌》:“ 雷夏澤 在 濮州 雷澤縣 郭外西北。”《漢書·地理志下》:“ 舜 漁 靁澤 。”
(2).借指 大舜 。 唐 張說 《帝在潞州祥瑞頌·大人跡》:“皇帝從 臨 潞 州還京後,其宅內及州街並有大人跡,長二尺五寸,自東而西,布武相繼。頌曰:百神從王,一舉西適,眾觀空廨,連步雲跡,躡似郊媒,痕同 雷澤 ,曠古奇事,存乎帝籍。”
(3).神話傳說中雷神的居處。《山海經·海內東經》:“ 雷澤 中有雷神,龍首而人頭,鼓其腹。在 吳 西。”《晉書·陶侃傳》:“ 侃 少時漁於 雷澤 ,網得一織梭,以掛於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 元 任士林 《蟠松賦》:“桎梏 禹 宮之梁,斲削 雷澤 之梭。”
(4).古縣名。在今 山東省 鄄城縣 境內。《元和郡縣圖志·濮州》:“ 雷澤縣 ,本 漢 成陽縣 ,古 郕伯國 、 周武王 封弟 季載 於 郕 , 漢 以為縣,屬 濟陰郡 。 隋 開皇 六年,於此置 雷澤縣 ,因縣北 雷夏澤 為名也,屬 濮州 。”
袈裟
和尚披的法衣,由許多長方形布片拼綴而成
水田
有田埂、能種植水稻的田地
范燈名句,狀江南季夏名句
名句推薦
平生清苦處,身後有餘馨
施正大《挽括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