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義青的《第三十三投子劫火頌》
全文:
天地為爐萬物焦,石人駕浪渡雲霄。
風生半夜霜殘重,月落水寒碧鬢凋。
參考注釋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萬物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於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石人
(1).石雕人像。多置於墓道旁。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石賢士神》:“石人能治病,愈者來謝之。” 唐 韓愈 《嘲鼾睡》詩:“鐵佛聞皺眉,石人戰搖腿。”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泥牛到河不可渡,石人控馬定難騎。” 清 《碑版文廣例》卷六:“墓前石人,不知制所從始……今 漢 制傳於世者,有門亭長,有府門之卒,有亭長, 唐 人亦謂之翁仲。”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靠右沿河小路,先引到一座古墓前頭,一條有石人、石馬的墓道。”
(2).比喻與世長存之人。《史記·魏其武安候列傳》:“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且帝寧能為石人邪!” 司馬貞 索隱:“謂帝不如石人得長存也。”一說比喻人無感受,徒具人形。見《漢書·田蚡傳》 顏師古 注。
駕浪
(1).乘浪;鼓浪。 唐 元稹 《洞庭湖》詩:“駕浪沉西日,吞海接曙河。” 清 陳恭尹 《贈余鴻客》詩:“長風駕浪作丘壑,蜃樓海市相崢嶸。”
(2).指鼓起的巨浪。 唐 杜甫 《寄李十四員外布十二韻》:“ 黃牛 平駕浪,畫鷁上凌虛。”
雲霄
(1) 雲塊飄浮的高空
三三兩兩的鳴鳥沖向雲霄
哭聲直上乾雲霄。——唐· 杜甫《兵車行》
上乾雲霄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2) 舊時比喻極高的地位
釋義青名句,第三十三投子劫火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