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楊維楨的《憶昔》
全文:
憶昔開元王盛時,海陵官漕米流脂。
可男老不識兵器,九牧長途不拾遺。
宮中君明臣告老,天下夫和婦循道。
蠻夷玉帛涉海來,海平遠接三山島。
仁人為邦未百年,民間斗米七千錢。
海陵官漕忽中沮,大舶滅沒魚龍淵。
潢池弄兵本赤子,渤海老臣能料理。
如何嫉作豺虎叢,島國稱孤奸萬死。
花卿猛將亂國章,太阿倒持不可當。
君不見木蘭殺賊謝天子,賞功豈願尚書郎。
參考注釋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兵器
軍事鬥爭中包含有各種殺傷力、破壞力的器械裝置
九牧
(1).九州之長。《周禮·秋官·掌交》:“九牧之維。” 鄭玄 註:“九牧,九州之牧。”《禮記·曲禮下》:“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 鄭玄 註:“每一州之中,天子選諸侯之賢者以為之牧也。”
(2).指地方長官。 宋 葉適 《故禮部尚書黃公墓志銘》:“小猶 管 、 晏 ,大可 召 、 畢 。中列三品,外倡九牧。”
(3).即九州。《荀子·解蔽》:“ 文王 監於 殷紂 ,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長用 呂望 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 殷王 而受九牧也。” 楊倞 註:“九牧,九州也。”《史記·孝武本紀》:“ 禹 收九牧之金,鑄九鼎。”《後漢書·孔融傳》:“以九牧之地,千八百君。” 李賢 註:“以九州之人養千八百君也。” 宋 陸游 《送黃文叔守福州》詩:“議論前修似,聲名九牧傳。”參見“ 九州 ”。
長途
長的距離和路途
不拾遺
失落的東西沒有人撿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很好。《史記·酷吏列傳》:“居歲餘,郡中不拾遺。”
楊維楨名句,憶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