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崔氏東山草堂》
全文:
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有時自發鐘磬響,落日更見漁樵人。
盤剝白鴉谷口栗,飯煮青泥坊底芹。
何為西莊王給事,柴門空閉鎖松筠。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盤剝
指高利借貸銀錢,盤算剝削
重利盤剝公眾
白鴉
鳥名。 晉 王嘉 《拾遺記·魯僖公》:“ 晉文公 焚林以求 介之推 ,有白鵶遶煙而噪,或集 之推 之側,火不能焚。 晉 人嘉之,起一高臺,名曰 思煙臺 。” 明 劉基 《懊憹歌》:“白鴉養雛時,夜夜啼達曙。”
谷口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韜·分險》:“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維 《歸輞川作》詩:“谷口疎鐘動,漁樵稍欲稀。” 清 黃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詩:“此間看山復看楓,谷口敞與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陝西 禮泉 東北。 西漢 於此置 谷口縣 , 東漢 廢。因位於 九嵕山 東、 仲山 西,當 涇水 出山之處,故謂之 谷口 。古時相傳為 黃帝 升仙的地方。也稱 寒門 。《漢書·郊祀志上》:“其後 黃帝 接萬靈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謂 寒門 者, 谷口 也。”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 黃帝 升仙之處也。”又註:“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涼,故謂此谷為 寒門 也。”
(3).古地名。在今 陝西 淳化 西北。 秦 時於此置 雲陽縣 。《戰國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 谷口 。’” 鮑彪 註:“在 雲陽 。” 西漢 末年,高士 鄭朴 (字 子真 )曾隱居於此。 漢 揚雄 《法言·問神》:“ 谷口 鄭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師。” 唐 李白 《贈韋秘書子春》詩:“ 谷口 鄭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錄》:“ 谷口 在 雲陽縣 西四十里, 鄭子真 隱於此。”後借指隱者所居之處。 元 楊奐 《得邳大用書復寄》詩:“ 谷口 知何似,他年願卜隣。” 清 錢謙益 《高郵道中簡顧所建》詩:“負耒我今歸 谷口 ,驚弓君莫問壺頭。”
青泥
(1).古時用以封緘文書、器皿的青色粘土。《東觀漢記·鄧訓傳》:“又知 訓 好以青泥封書……還過 趙國 易陽 ,並載青泥一穙,至 上谷 遺 訓 。” 晉 王嘉 《拾遺記·夏禹》:“ 禹 盡力溝洫,導川夷岳,黃龍曳尾於前,玄龜負青泥於後…… 禹 所穿鑿之處,皆以青泥封記其所,使玄龜印其上。”《雲笈七籤》卷七:“時出金壺四寸,上有五龍之檢封以青泥。”
(2).相傳神仙服食的一種泥漿、泥土。 晉 葛洪 《神仙傳·王烈》:“石中有一穴*口,徑闊尺許,中有青泥流出如髓。 烈 取泥試丸之……氣如粳米飯,嚼之亦然。”《醒世恆言·李道人獨步雲門》:“豈知神仙窟宅,每遇三千年纔一開底里,迸出泥來,叫做‘青泥’,專是把與仙人做飯喫的。”
(3).即 青泥城 。《晉書·安帝紀》:“ 赫連勃勃 大敗王師於 青泥 北。”參見“ 青泥城 ”。
(4).指 青泥嶺 。 唐 李白 《蜀道難》詩:“ 青泥 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五代 王周 《路次覆盆驛》詩:“曾上 青泥 蜀 道難,架空成路入雲寒。” 清 吳偉業 《送吳門李仲木出守寧羌》詩:“ 黑水 分 榆柳 , 青泥 老 驌霜 。”參見“ 青泥嶺 ”。
(5).古驛站名。在 青泥嶺 上。 唐 元稹 《青雲驛》詩:“昔游 蜀 門下,有驛名 青泥 。”
杜甫名句,崔氏東山草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