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新的《某夏夜酣寢飄然身若凌雲其覺也作夢遊仙以原》
全文:
飄飄夜半身凌雲,夢與群仙遊玉京。
龍虎騰驤爭引導,侍童羅絡甘蓬迎。
絳幡羽扇前驅列,寶蓋華旗助旌節。
鈞天九奏畢笙竽,飈馭數行響環玦。
初朝太一何所為,次歷紫微心自知。
青虬吐煙滿瓊殿,白鶴起舞臨丹墀。
更過十洲尋舊友,旋返瑤池燕王母。
文章已作人間游,功業卻從天上走。
朝霞乍吸心耳清,沆瀣忽餐肌骨瑩。
九門不掩閶闔靜,玉女下詔馳名姓。
始驚造作玉樓記,白馬詩囊空委地。
又疑本是謫仙人,錦綬紗巾初溷塵。
鳳簫一聲輕哽咽,霧捲雲收天水徹。
葛洪伯喬兩無知,送下九霄不言別。
時人學仙不得仙,未能白日升青天。
無心卻向夢中見,千萬人中何處傳。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葛洪
(284-364)東晉道家、醫學家、煉丹術家。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自幼好神仙導養之法。先後從鄭隱、鮑玄學煉丹術和道術。後聞交趾出丹砂,求為勾漏令。攜子侄至廣州,止於羅浮山煉丹。著有《抱朴子》、《金匱藥方》、《神仙傳》、《西京雜記》等。
無知
不懂情理;缺乏知識
年幼無知
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樑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謂仙人居處。《文選·沉約<游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張銑 註:“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 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王琦 註:“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為九霄。” 宋 陸游 《長生觀觀月》詩:“獨倚欄桿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不言
(1).不說。《書·說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晉 孫綽 《天台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管子·心術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後知道之紀。”《南史·王儉傳》:“所以得厝私懷,實由稟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李新名句,某夏夜酣寢飄然身若凌雲其覺也作夢遊仙以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