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莊的《詩美校書郎彭方迥》
全文:
廬陵間氣歐陽公,宗主文脈魁蘭宮。
給紀詔來簡眷濃,職居館閣譽望隆。
聖明天子是仁宗,拔賢招俊萃群工。
希文何為去匆匆,諫官不言祗蔽蒙。
惟公壁立秉精忠,獨抱鯾論心忡忡。
顯責若訥極匪躬,飄然夷陵凜高風。
高風凜冽誰能同,地靈人傑國不空。
魁名自見六一翁,翱翔天祿名尤崇。
忠肝義膽何其雄,憤彼陰邪後內訌。
崇論宏議要力攻,責彼諫者達四聰。
摧奸擊佞深有功,吁嗟眾目昏如蒙。
劃然見此光瞳瞳,吁嗟眾耳塞如聾。
轟然聞此聲渢渢,丹心一片對穹窿。
名齊歐老壓岱宗,賴有諫臣鑒由中。
賢相意與公議融,全名不作夷陵窮。
公心豈計窮與通,使我躍起激懦衷。
賢哉兩魁碩且洪,仁山突兀文水淙。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何為
為什麼,何故。《國語·魯語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眾未敗,何為還?”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江河百穀,從何處生?東流到海,何為不溢?” 唐 韓愈 《琴操·履霜操》:“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向為堂,讀書其中,名之曰‘雜庸’。或曰:‘昔 司馬相如 賣酒 成都 市,身自滌器,與庸保雜作。子何為其然?’”
(1).乾什麼,做什麼。用於詢問。《後漢書·齊武王縯傳》:“﹝ 劉稷 ﹞聞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圖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為者邪?’”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新秋朝涼未見日,公早結束來何為?” 明 馮夢龍 《智囊補·上智·子產》:“ 子產 立 公孫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孫 何為?’ 子產 曰:‘説也。’”
(2).是什麼。《後漢書·何進傳》:“大將軍稱疾不臨喪,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為?” 唐 徐夤 《人事》詩:“平生生計何為者?三逕蒼苔十畝田。”
匆匆
急急忙忙的樣子
老栓匆匆走出,給他泡上茶。—— 魯迅《藥》
諫官
古時專規勸天子改正過失的官
魯公為諫官。—— 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不言
(1).不說。《書·說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晉 孫綽 《天台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管子·心術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後知道之紀。”《南史·王儉傳》:“所以得厝私懷,實由稟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蔽蒙
(1).蒙昧,閉塞愚昧。《莊子·繕性》:“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謂之蔽蒙之民。”
(2).蒙蔽。 宋 葉適 《文林郎周君南仲墓志銘》:“陛下聰明為小人蔽蒙甚有三:一曰道學,二曰朋黨,三曰皇極。” 元 張光祖 《言行龜鑑》卷六:“臣恐聰明將有所蔽蒙也。”
黃莊名句,詩美校書郎彭方迥名句
名句推薦
誰信業緣無避處,歸來不怕語聲高
釋祖覺《寄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