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皮日休的《初夏遊楞伽精舍》
全文:
越舼輕似萍,漾漾出煙郭。
人聲漸疏曠,天氣忽寥廓。
伊予愜斯志,有似劀□瘼。
遇勝即夷猶,逢幽且淹泊。
俄然棹深處,虛無倚岩崿。
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龍閣。
當中見壽象,欲禮光紛箔。
珠幡時相鏗,恐是諸天樂。
樹杪見觚稜,林端逢赭堊。
千尋井猶在,萬祀靈不涸。
下通蛟人道,水色黮而惡。
欲照六藏驚,將窺百骸愕。
朅去山南嶺,其險如邛笮。
悠然放吾興,欲把青天摸。
紫藤垂罽珥,紅荔懸纓絡。
蘚厚滑似漦,峰尖利如鍔。
斯須到絕頂,似愈漸離火霍。
一片太湖光,只驚天漢落。
梅風脫綸帽,乳水透芒屩。
嵐姿與波彩,不動渾相著。
既不暇供應,將何以酬酢。
卻來穿竹徑,似入青油幕。
穴恐水君開,龕如鬼工鑿。
窮幽入茲院,前楯臨巨壑。
遺畫龍奴獰,殘香蟲篆薄。
褫魂窺玉鏡,澄慮聞金鐸。
雲態共縈留,鳥言相許諾。
古木勢如虺,近之恐相蠚。
怒泉聲似激,聞之意爭博。
時禽倏已嘿,眾籟蕭然作。
遂令不羈性,戀此如纏縛。
念彼上人者,將生付寂寞。
曾無膚撓事,肯把心源度。
胡為儒家流,沒齒勤且恪。
沐猴本不冠,未是謀生錯。
言行既異調,棲遲亦同托。
願力儻不遺,請作華林鶴。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羈
亦作“ 不覊 ”。1.謂才行高遠,不可拘限。《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 李善 註:“不羈,謂才行高遠,不可羈繫也。” 晉 向秀 《思舊賦》:“余與 嵇康 、 呂安 ,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 宋 何薳 《春渚紀聞·顏幾聖索酒友詩》:“ 錢塘 顏幾 字 幾聖 ,俊偉不覊,無日不飲。” 郭沫若 《談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象《胡笳十八拍》,無論形式或內容上,那種不羈而雄渾的氣魄……決不是 六朝 人乃至 隋 唐 人所能企及的。”
(2).謂行為不遵循禮法。《新唐書·元結傳》:“ 結 少不羈,十七乃折節向學,事 元德秀 。”《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緣》:“﹝ 唐寅 ﹞為人放浪不覊,有輕世傲物之志。”《明史·袁煒傳》:“ 煒 性行不羈,為御史 包孝 所劾,帝宥不罪。”
纏縛
纏繞束縛。 宋 蘇轍 《次韻子瞻病中贈提刑段繹》:“宦遊少娛樂,纏縛苦文案。” 明 唐順之 《狂歌行贈孟中丞有涯》:“我生苦纏縛,雅志在泉石。” 沉從文 《燈》:“我曾經和那些東西太相熟,因為都市生活的纏縛,又太和那些世界離遠了。”
皮日休名句,初夏遊楞伽精舍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遂令不羈性,戀此如纏縛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