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度正的《壽寺丞唐丈》
全文:
維時皇輿駐吳門,三光五嶽之氣元未分。
鍾而為木為杞梓,結而為玉為瑤琨。
先生獨得之,表里何粹溫。
淵然之學妙今古,浩然之氣充乾坤。
探月窟,躡天根,朝蟠木,夕崑崙。
超軼絕塵有如此,餘子瞠若誰追奔。
紛紛何所知,駭嘆空云云。
君不見蔡家太師倡紹述,當時流毒並雞豚。
魯國抱其學,屹如中嶽尊。
又不見秦家太師握和議,群邪暡暡迷天倫。
紫微於是時,橫身扶正論。
天公下監世忠義,畀以斯道昌其孫。
胡不游東觀,胡不游西崑。
胡為尚婆娑,萬里乘朱轓。
依然不磷緇,炯炯超塵昏。
昔堯登彭叟,歷佐周與殷。
後來磻溪翁,辛勤晚策勛。
況茲才之難,典刑諒誰存。
玉律回孟陬,瑞氣如雲屯。
請賦嵩高篇,萬口同一言。
願公上玉堂,願公登金門。
功成名遂歸鄉枌,賤子年年開金樽。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紫微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晉書·天文志上》:“紫宮垣十五星,其西蕃七,東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荊南送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之作三十韻》:“紫微臨六角,皇極正乘輿。”《雲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樹。” 清 厲鶚 《東城雜記·灌園生》:“象天河而鑿池,擬紫微而建閣。”參見“ 紫微垣 ”。
(2).指帝王宮殿。《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乃立 靈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為輔。” 張載 註:“ 紫微 ,至尊宮,斥京師也。”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 。”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和鳴雙鳳喜來儀,三殿花香入 紫微 。”
(3).亦作“ 紫薇 ”。 唐 開元 元年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舍人為紫微舍人。 唐 李嘉祐 《和張舍人中書宿直》:“ 漢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宋 黃庭堅 《次韻曾子開舍人游籍田載荷花歸》:“紫微樂暇日,披襟詠風漣。”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紫微原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從出,故中書省亦謂之紫微,而舍人為紫微郎。”《警世通言·錢舍人題詩燕子樓》:“當時有中書舍人 錢易 ,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歷外任。”
於是
緊接上事之後並由於上事而出現某種結果
橫身
挺身,置身。 宋 蘇舜欽 《聞京尹范希文謫鄱陽因成此詩以寄》:“橫身罹禍難,當路積仇讎。”《水滸傳》第十四回:“兩個又要廝拚。 吳用 橫身在裡面勸,那裡勸得住。” 明 唐順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銘》:“諸內奄牌校橫索百端,挾威凌侮,聲勢洶甚……諸同事者,皆懼逃去,君獨橫身當之。”
正論
(1).謂正直地議論事情。《漢書·夏侯勝傳》:“人臣之誼,宜直言正論,非苟阿意順指。” 晉 葛洪 《抱朴子·漢過》:“進則切辭正論,攻過箴闕。”《秦併六國平話》卷中:“御史糾是察非,臺諫中書忠言正論。”
(2).正確合理的言論。 宋 葉適 《祭黃尚書文》:“公存匪石,終始根柢;常扶正論,獨引大體。”《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五回:“你這個自是正論。然而我看他們化的錢,實在寃枉得可笑!” 茅盾 《雜感二題》:“這是客觀的看法,也是適時的正論。”
度正名句,壽寺丞唐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