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囚參謀幕府因贈之》

全文:
獨坐清天下,專征出海隅。
九江皆渡虎,三郡盡還珠。
組練明秋浦,樓船入郢都。
風高初選將,月滿欲平胡。
殺氣橫千里,軍聲動九區
白猿慚劍術,黃石借兵符。
戎虜行當翦,鯨鯢立可誅。
自憐非劇孟,何以佐良圖。

李白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白殺氣橫千里,軍聲動九區書法作品欣賞
殺氣橫千里,軍聲動九區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殺氣

(1) 兇惡嚇人的氣勢

殺氣騰騰

(2) 發泄氣憤;出氣

你有委屈就說出來,不該拿別人殺氣

(3) 陰氣;寒氣

匈奴處北地,寒,殺氣早降。——《史記·匈奴列傳》

(4) 戰場上殺伐之氣,借指戰事

殺氣騰空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軍聲

(1).軍樂。《周禮·春官·大師》:“大師,執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凶。”《文選·張衡<東京賦>》:“次和樹表,司鐸授鉦,坐作進退,節以軍聲。” 薛綜 註:“言聲中進退,取鐘鼓旌之節。”

(2).軍隊的聲威、聲勢。 唐 鄭吉 《楚州修城南門記》:“以嚴教令,以壯都鄙,以張軍聲。” 明 吳騏 《感時書事寄計子山陸孝曾》詩:“廟略慙 靈武 ,軍聲謝朔方。” 郭希仁 《從戎紀略》:“及大軍回省, 雲山 及 邱彥彪 已至 乾州 ,軍聲復振,而 萬炳南 屢書告急。”

(3).軍中的喧鬧之聲。 唐 趙嘏 《錢塘》詩殘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清 方文 《泊紫沙洲》詩:“醉餘一覺纔安枕,又聽軍聲四面譁。”

九區

(1).九州。 漢 劉騊駼 《郡太守箴》:“大 漢 遵 周 ,化洽九區。”《文選·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九區克鹹,讌歌以詠。” 劉良 註:“言九州能和,謳歌以詠我王之德。” 宋 陸游 《夜從父老飲酒村店》詩:“牀頭金盡何足道,肝膽輪囷橫九區。” 元 王冕 《悲苦行》:“安得壯志挽天河,一洗煩鬱清九區,坐令爾輩皆安居。”

(2).湖澤名。《淮南子·地形訓》:“九州之大,純方千里……西方曰 九區 ,曰 泉澤 。”

李白名句,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囚參謀幕府因贈之名句

詩詞推薦

  • 陸象山先生墓

    郭波宋代〕大道久荊榛,歧路苦未並。博約豈不賢,末學恣馳騁。口耳謾紛紜,徒知響與影。吾心自神明,一掬涵萬境。昔者
  • 湖上

    薛漢元代〕一舸泛霜晴,湖波寒更清。平堤連野色,遠市合舂聲。塵土浪終日,山林負半生。回頭夕陽外,煙渚白鷗輕。
    殺氣橫千里,軍聲動九區 詩詞名句
  • 古寺

    曾由基宋代〕殘經閒竹几,淪茗供花瓷。法窟寂無語,禪容晚帶飢。蟲縈道子畫,蛩響外孫碑。風定聞疏磬,玄關卻自知。
    殺氣橫千里,軍聲動九區 詩詞名句
  • 江上偶見絕句

    杜牧唐代〕楚江寒食橘花時,野渡臨風駐彩旗。草色連雲人去住,水紋如縠燕差池。
  • 古風其三十七

    李白唐代〕燕臣昔慟哭。五月飛秋霜。庶女號蒼天。震風擊齊堂。精誠有所感。造化為悲傷。而我竟何辜。遠身金殿旁。(
    殺氣橫千里,軍聲動九區 詩詞名句
  • 明窗秋影

    乾隆清代〕秋日上窗窗紙明,閒庭梧竹紛縱橫。扶疏更復含涼籟,為我乍作蕭騷聲。霜林敗葉如染紫,遙漏螺峰淨初洗。引入
  • 更漏子(流杯堂席上作·林鐘商)

    張先宋代〕相君家,賓宴集。秋葉曉霜紅濕。簾額動,水紋浮。纈花相對流。薄霞衣,酣酒面。重抱琵琶輕按。回畫撥,抹麼
  • 寄俞清老

    許景衡宋代〕寒棲岩谷古浮邱,曾約同為汗漫遊。十載光陰如夢覺,半生簿領尚桴浮。樓頭紅日半規晚,眼裡青山萬點愁。淮水
  • 積雨小止,暫到東園,雨作急歸

    楊萬里宋代〕咫尺東園千里遙,欣逢小霽略逍遙。鷺穿秧稻新黃腳,蟲禿金沙嫩紫條。城市檐間堪檕纜,山溪夜半失危橋。匆匆
  • 宿少林寺

    任惟賢明代〕塵俗難分半日閒,嵩高今始一躋攀。黃河影接中天上,玉壁光搖二室間。聽講龍來曾入座,吹笙人去幾登山。峰頭
殺氣橫千里,軍聲動九區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