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玉亭原文
往年涌玉詠虛名,今秋涌玉詠實理。
適才所見萬溪流,曲注下瀉匯於此。
半畝方塘明鏡開,漾影澄輝憑檻底。
因思玉也豈解涌,玉之涌之胥喻水。
一付語言幻萬端,吾亦於斯懼之矣。
詩詞問答
問:涌玉亭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涌玉亭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十八
參考注釋
往年
以往的年頭;從前
虛名
空虛的名稱,不符實際的聲譽
不求虛名
實理
(1).真實的道理。《朱子語類》卷七四:“看來只是一箇實理。” 明 李東陽 《經筵講章》:“蓋天地間只是一箇實理。升而為天,降而為地,鍾而為人,散而為物。” 清 方苞 《讀子史·詁律書一則》:“神者,樂之精華,所以動天地感萬物之實理也。” 茅盾 《子夜》三:“ 朱吟秋 這話原也是真情實理。”
(2).真情,真實的情況。《鬼谷子·反應》:“同聲相呼,實理同歸。”
適才
見“ 適纔 ”。
亦作“ 適才 ”。
所見
(1).看到的。《晉書·嵇康傳》:“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唐 韓愈 《謝自然詩》:“入門無所見,冠屨同蛻蟬。”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人君耳習於所聞,則喜諛而惡直;目習於所見,則喜柔而惡剛。”
(2).猶見解;意見。《漢書·儒林傳·嚴彭祖》:“ 孟 弟子百餘人,唯 彭祖 、 安樂 為明,質問疑誼,各持所見。” 唐 韓愈 《論孔戣致仕狀》:“蒙陛下厚恩,苟有所見,不敢不言。” 明 葉盛 《水東日記·奏請午朝》:“惜乎當時外間諸公所見不同,反不足以副其意耳。”
溪流
山間的小股水流;溪水
下瀉
(1) 水往下排
要整治河道以利水流下瀉
(2) 比喻價格急劇下跌
彩電價格下瀉速度驚人
(3) 指腹瀉
上吐下瀉
於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半畝方塘
半畝池塘,形容很小的池塘。 明· 李漁“竟不得半畝方塘為立身之地”用本義,此句引自 宋· 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詩中喻指書本
明鏡
(1) 明亮的鏡子,比喻完美的典範
謙恭禮節的明鏡
(2) 明察;明鑑
今提五個首級首告,望相公老爺明鏡。——《古今小說》
漾影
搖晃的影子。 唐 褚亮 《臨高台》詩:“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
澄輝
清光。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 宋 晁端禮 《綠頭鴨·詠月》詞:“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里澄輝。”輝,一本作“ 暉 ”。
憑檻
靠著欄桿。 唐 白居易 《江樓偶宴贈同座》詩:“ 南埔 閒行罷,西樓小宴時。望湖憑檻久,待月放盃遲。” 後蜀 顧夐 《荷葉杯》詞:“憑檻斂雙眉,忍教成病憶佳期。”
語言
用以表達情意的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關係,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徵
萬端
頭緒極多而紛亂
感慨萬端
說王萬端。——《史記·魏公子列傳》
於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