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閱高堰壩示河臣》
全文:
建堤以衛民,民安賴堤利。
設仍民受災,堤存亦何濟。
洪湖寔巨浸,高堰為障蔽。
猶虞盛漲時,莫禦汪洋勢。
三壩建尾閭,節宣原有制。
何人倡邪說,強與安名字。
雲開天然壩,每歲成故事。
吸川所不恤,澇田所不計。
惟保石堤固,河臣能事畢。
以此雲稱職,夫誰不能逮。
高斌覺此非,力排向浮議。
戒以鄰為壑,下河實受惠。
但尚虞意外,添壩請予示。
予謂三已多,況五可輕試。
是與開天然,實同名略異。
因與定恆規,率視昨歲例。
仍舊貫者三,更新為者二。
三猶漲不減,許可及次第。
下河數縣民,庶免饑溺累。
昨過清江浦,名宦堤旁祀。
皆昔保堤人,對民能弗愧。
參考注釋
三已
謂三度或多次罷官。語出《論語·公冶長》:“令尹 子文 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唐 劉禹錫 《酬李相公喜歸鄉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詩:“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舟。” 清 姚瑩 《與余小坡書》:“夫不有身為貴卿,三已之不慍者乎!”
乾隆名句,閱高堰壩示河臣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