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佚名的《喜遷鶯》
全文:
頓消緣慮。
覺夢蝶勞生,鶉居蓬戶。
飯蟻醯雞,塵衫風帽,贏得百年虛度。
利如斷霞殘照,名若落花飛絮。
豈堅固。
似風中秉燭,枝頭垂露。
誰悟。
獨歸去。
收拾水雲,高臥曹溪路。
竹外流泉,籬邊叢菊,妝點野棠閒趣。
五柳檻前吟醉,一笑人間今古。
欲分付。
嘆煙波渺渺,知音何處。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風中秉燭
在風中拿著的蠟燭。比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 元 無名氏 《村樂堂》第一折:“我將世事都參透,幻身軀似風中秉燭,可憐見便似兀那水上浮漚。”亦作“ 風中之燭 ”。 明 李贄 《覆鄧石陽書》:“往往見今世學道聖人,先覺士大夫,或父母八十有餘,猶聞拜疾趨,全不念風中之燭,滅在俄頃。”《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我兩口兒年紀老了,真是風中之燭。”《鏡花緣》第五七回:“你看我年未五旬,鬚髮已白,老病衰殘,竟似風中之燭。”
枝頭
樹梢;樹枝上。 唐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罰俸西歸》詩:“漸到柳枝頭,川光始明媚。” 宋 翁森 《四時讀書樂》詩:“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戴望舒 《殘葉之歌·男子》:“你看,濕了雨珠的殘葉,搖搖地停在枝頭。”
垂露
(1).露珠下滴。《後漢書·仲長統傳》:“垂露成幃,張霄成幄。”
(2).比喻佛法普施。 南朝 梁 蕭統 《開善寺法會》詩:“塵根久未洗,希霑垂露光。”
(3).指垂露書。 北周 庾信 《謝明皇帝賜絲布等啟》:“垂露懸針,書恩不盡。” 唐 杜甫 《觀薛稷少保書畫壁》詩:“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 宋 張表臣 《珊瑚鉤詩話》:“﹝篆法﹞有‘垂露’者,亦 喜 所創,取草木婀娜垂露之象,皆出新意。” 清 王繼香 《<小螺庵病榻憶語>書後》:“拾零星之剩語,瀉垂露於赫蹏。秋淚漬乎行間,春魂回夫掔底。”
佚名名句,喜遷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