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賦得移舟掃葉》
全文:
才見河流漫石磯,偏嫌黃葉點苔衣。
輕移舵尾旋開陣,轉過風前又合圍。
波面捎來雲疊疊,長空掠處羽飛飛。
林園鎮日閒相鬧,陡覺秋霜氣力微。
參考注釋
河流
地表上有相當大水量且常年或季節性流動的天然水流
石磯
水邊突出的巨大岩石。 唐 張旭 《桃花溪》詩:“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唐 韓愈 《送區冊序》:“與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漁,陶然以樂,若能遺外聲利而不厭乎貧賤也。”《紅樓夢》第八一回:“ 寳玉 道:‘我是要做 姜太公 的。’便走下石磯,坐在池邊釣起來。”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如 雲林 石法,巉巖凹凸,若臨江石磯狀。”
黃葉
(1).枯黃的樹葉。亦借指將落之葉。 南朝 梁 丘遲 《贈何郎》詩:“檐際落黃葉,堦前網緑苔。” 唐 李白 《秋思》詩:“ 燕支 黃葉落,妾望 白登臺 。” 元 范梈 《題李白郎官湖》詩:“黃葉當頭亂打人,門前繫著青驄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崔孝廉》:“丹楓江冷人初去,黃葉聲多酒不辭。”
(2).佛教語。以楊樹黃葉為金,比喻天上樂果,能止人間眾惡。 前蜀 貫休 《題惠琮律師院》詩:“苦節兼青目,公卿話有餘。唯傳黃葉喻,還似白泉居。”
苔衣
泛指苔蘚。 南朝 宋 謝靈運 《嶺表賦》:“蘿蔓絶攀,苔衣流滑。” 南朝 梁元帝 《和鮑常侍龍川館》:“苔衣隨溜轉,梅氣入風香。” 唐 錢起 《避暑納涼》詩:“初晴草蔓緣新筍,頻雨苔衣染舊牆。” 宋 林逋 《翠微亭》詩:“秋階響松子,雨壁上苔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陟厘》:“苔衣之類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牆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長數寸者亦有五:在石曰烏韭,在屋曰瓦松,在牆曰土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
李之世名句,賦得移舟掃葉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才見河流漫石磯,偏嫌黃葉點苔衣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