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見河流漫石磯,偏嫌黃葉點苔衣

李之世賦得移舟掃葉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之世的《賦得移舟掃葉》

全文:
才見河流漫石磯,偏嫌黃葉點苔衣
輕移舵尾旋開陣,轉過風前又合圍。
波面捎來雲疊疊,長空掠處羽飛飛。
林園鎮日閒相鬧,陡覺秋霜氣力微。

李之世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河流

地表上有相當大水量且常年或季節性流動的天然水流

石磯

水邊突出的巨大岩石。 唐 張旭 《桃花溪》詩:“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唐 韓愈 《送區冊序》:“與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漁,陶然以樂,若能遺外聲利而不厭乎貧賤也。”《紅樓夢》第八一回:“ 寳玉 道:‘我是要做 姜太公 的。’便走下石磯,坐在池邊釣起來。”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如 雲林 石法,巉巖凹凸,若臨江石磯狀。”

黃葉

(1).枯黃的樹葉。亦借指將落之葉。 南朝 梁 丘遲 《贈何郎》詩:“檐際落黃葉,堦前網緑苔。” 唐 李白 《秋思》詩:“ 燕支 黃葉落,妾望 白登臺 。” 元 范梈 《題李白郎官湖》詩:“黃葉當頭亂打人,門前繫著青驄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崔孝廉》:“丹楓江冷人初去,黃葉聲多酒不辭。”

(2).佛教語。以楊樹黃葉為金,比喻天上樂果,能止人間眾惡。 前蜀 貫休 《題惠琮律師院》詩:“苦節兼青目,公卿話有餘。唯傳黃葉喻,還似白泉居。”

苔衣

泛指苔蘚。 南朝 宋 謝靈運 《嶺表賦》:“蘿蔓絶攀,苔衣流滑。” 南朝 梁元帝 《和鮑常侍龍川館》:“苔衣隨溜轉,梅氣入風香。” 唐 錢起 《避暑納涼》詩:“初晴草蔓緣新筍,頻雨苔衣染舊牆。” 宋 林逋 《翠微亭》詩:“秋階響松子,雨壁上苔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陟厘》:“苔衣之類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牆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長數寸者亦有五:在石曰烏韭,在屋曰瓦松,在牆曰土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

李之世名句,賦得移舟掃葉名句

詩詞推薦

  • 寄題徑山懷郎簡侍郎

    張瑰宋代〕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攲危。幽并深以厚,江浙清且奇。武林頗英秀,川匯仍山卑。應接殫天巧,類非人力為。徑山
  • 公時遺石榴

    韓維宋代〕高冠趨尹君方掾,促席迎賓我已翁。交態不忘平日厚,歌聲猶似少年工。映階露菊秋吟苦,盈筥霜榴歲問通。每與
  • 建德道中六言

    陳文蔚宋代〕有底可人情意,儘是酒村魚市。行人忘卻家鄉,灑酒買魚供醉。
    才見河流漫石磯,偏嫌黃葉點苔衣 詩詞名句
  • 贈苦行僧

    雍裕之唐代〕幽深紅葉寺,清淨白毫僧。古殿長鳴磬,低頭禮晝燈。
    才見河流漫石磯,偏嫌黃葉點苔衣 詩詞名句
  • 酬屈突陝

    劉長卿唐代〕落葉紛紛滿四鄰,蕭條環堵絕風塵。鄉看秋草歸無路,家對寒江病且貧。藜杖懶迎征騎客,菊花能醉去官人。憐君
    才見河流漫石磯,偏嫌黃葉點苔衣 詩詞名句
  • 送齊郎中赴海州

    劉長卿唐代〕華省占星動,孤城望日遙。直廬收舊草,行縣及新苗。滄海天連水,青山暮與朝。閭閻幾家散,應待下車招。
    才見河流漫石磯,偏嫌黃葉點苔衣 詩詞名句
  • 奚山道中

    蘇頌宋代〕山路縈迴極險難,才經深澗又高原。順風衝激還吹面,灩水堅凝幾敗轅。岩下有時逢虎跡,馬前頻聽異華言。使行
    才見河流漫石磯,偏嫌黃葉點苔衣 詩詞名句
  • 次韻叔驥兼呈伯瑞二首

    趙蕃宋代〕貽我五字句,清詩曷以酬。端知檄愈疾,未信酒忘憂。多難屢瀕死,諸兄虛見收。病駒叨蓆秣,顧影益增羞。
  • 滿目青山軒

    王冕元代〕滿目青山似畫圖,道人於此即安居。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覺門前車馬疏。風月四時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廬。我生
    才見河流漫石磯,偏嫌黃葉點苔衣 詩詞名句
  • 匪風

    佚名先秦〕匪風發兮,匪車偈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匪風飄兮,匪車嘌兮。顧瞻周道,中心吊兮。誰能亨魚?溉之釜鬵。
才見河流漫石磯,偏嫌黃葉點苔衣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