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何瑭的《哭季女二首·其二》
全文:
女死未及殤,其母晝夜啼。
痛念父子恩,亦復為酸嘶。
叩門來知己,慰釋巧言詞。
有生會歸盡,壽夭理亦齊。
傷生遺親憂,過哀豈非迷。
攬涕謝訓言,仰視白日西。
安得千斛酒,終朝醉如泥。
參考注釋
傷生
(1).傷害生命。《莊子·讓王》:“君固愁身傷生,以憂戚不得也。” 宋 蘇軾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臣聞好兵猶好色也,傷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賊*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此理之必然者也。”《花月痕》第五回:“蓋積勞所以致疾,而久鬱所以傷生。”
(2).妨害活人。《孝經·喪親》:“三日而食,教民不以死傷生,毀不滅性。”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喪祭無度,傷生之蠹也。” 隋 王通 《中說·天地》:“古者不以死傷生,不以厚為禮。”
(3).猶殺生。《西遊記》第七六回:“師父看見,又説我們傷生,只調柄子來打罷。” 巴金 《秋》三四:“ 張惠如 像對小孩子說話似地哂笑道:‘……我吃素,其實我只是不吃肉,這是因為我不贊成傷生。’”
(4).因活著而感到哀傷。 明 李贄 《焚書·傷逝》:“人莫不欲生,然卒不能使之久生;人莫不傷逝,然卒不能止之使勿逝……故吾直謂死不必傷,唯有生乃可傷耳。勿傷逝,願傷生也。”
遺親
(1).謂疏遠或遺棄雙親。《大戴禮記·哀公問於孔子》:“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是遺親也。”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國子監諸館生,洿雜無良, 陽城 為司業,以道德訓喻,有遺親三年者勉之歸覲,由是生徒稍變。”
(2).指遺忘父親名字而不提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至於宗經矩聖之典,端緒豐贍之功,遺親攘美之罪,徵賄鬻筆之衍, 公理 辨之究矣。”
(3).指死去的雙親或親族。《宋書·蕭惠開殷琰傳論》:“昔 啟方 説主,跡表遺親, 鄧攸 淳行,愛兼猶子。”
豈非
難道不是…?用於反問
豈非咄咄怪事?
何瑭名句,哭季女二首·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