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沈遼的《寄題譚氏需亭》
全文:
譚子作需亭,佳客同宴樂。
宴樂乃餘事,文華相博約。
散帙列經史,所游盡通博。
揮毫斷新義,諸生困穿鑿。
中廚具烹飪,高懷肆杯杓。
遙想大論時,紛紛麈毛落。
春風豁幽郁,秋日延林薄。
人生樂名教,安在甘寂寞。
相期一窮達,豈止為脾臄。
窮達乃在天,得時即鳴躍。
在昔鄭司農,處身固窮索。
饗客頗豐侈,水陸薦金錯。
其後李北海,高材冠台閣。
摛文示時彥,萬金資一酌。
遺風不在是,斯名豈苟作。
泥沙何足道,正當為善謔。
子云老嗜酒,行當躡芒屩。
為君說難字,猶能中一喙。
參考注釋
揮毫
寫毛筆字或作畫
此君動輒揮毫於人前
揮毫題字
新義
新的意義;新的思想。對舊義而言。《晉書·王接傳》:“ 接 乃更注《公羊春秋》,多有新義。”《宋史·王安石傳》:“初, 安石 訓釋《詩》《書》《周禮》既成,頒之學官,天下號曰‘新義’。” 蔣智由 《盧騷》詩:“《民約》倡新義,君威掃舊驕。”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裡>序》:“從 張總工程師 和 韋珍 身上顯示出:給他們戰鬥力量的是黨,幫助老一代人啟示人生新義的是黨,幫助新一代人成長壯大的還是黨。”
諸生
明代稱考取秀才入學的生員為諸生
諸生學於太學。——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諸生許用德。——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穿鑿
(1) 鑿通;鑿穿
(2) 非常牽強地解釋,硬說成具有某種意思
孔子稱述而不作,今不依章句,妄生穿鑿,輕侮道術。——《後漢書·徐防傳》
沈遼名句,寄題譚氏需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