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汝玉的《題高太常贈錢文學畫竹》
全文:
美人抱貞節,來自苕溪陰。
相遇玉堂仙,貽贈比兼金。
猗彼綠竹枝,琅然瑤華音。
微物豈足貴,用表歲寒心。
參考注釋
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從孫濟》詩:“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劉滄 《題古寺》詩:“古寺蕭條偶宿期,更深霜壓竹枝低。”
(2).樂府《近代曲》之一。本為 巴渝 (今 四川 東部)一帶民歌, 唐 詩人 劉禹錫 據以改作新詞,歌詠 三峽 風光和男女戀情,盛行於世。後人所作也多詠當地風土或兒女柔情。其形式為七言絕句,語言通俗,音調輕快。 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詩:“盪槳 巴 童歌《竹枝》,連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門即事》詩:“《竹枝》舊曲元無調,麴米新篘但有聞。”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紀映淮》:“ 金陵 紀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嘗有《秦淮竹枝》云:‘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疎樹幾行。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 謝 女雪飛香。’” 朱自清 《中國歌謠》三:“《詞律》云:‘《竹枝》之音,起於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風景。後人因效其體,於各地為之。’這時《竹枝》已成了一種敘述風土的詩體了。”
(3). 唐 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單調十四字,分平韻、仄韻兩體。
琅然
聲音清朗貌。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宋公垂 ﹞諷誦之聲,琅然聞於遠近。” 元 同恕 《良夜》詩:“琅然一曲發清商,門外踉蹌舞山鬼。”《明史·周順昌傳》:“﹝旂尉﹞大呼:‘囚安在?’手擲鋃鐺於地,聲琅然。”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張慧仙寄外詩記》:“琅然對答,聲若洞簫。”
瑤華音
對他人書翰的美稱。 南朝 齊 謝朓 《答呂法曹》詩:“惠而能好我,問以瑤華音。” 唐 李白 《代別情人》詩:“天涯有度鳥,莫絶瑤華音。”
王汝玉名句,題高太常贈錢文學畫竹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