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方平的《送客游兗海》
全文:
寒飆慄冽響吹空,雪意沈沈歲向窮。
正是兼衣御醇酎,如何孤蹇逐飛蓬。
杉松古色泰山廟,絲竹遺音夫子*宮。
訪舊自堪寬旅瑣,賢侯況似蜀文翁。
參考注釋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誰?’ 劉 曰:‘正是我輩耳!’”《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後,我問鄰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馮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倉皇中他看清了一個,正是 張阿新 。”
(2).恰是。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之一:“正是玉人腸絶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滅亡》第十八章:“正是黃昏時候,天色漸漸陰沉起來。”
(3).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這城內便有萬千居民,正是人煙稠密,市場熱鬧。”
(4).確實是。用於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衛先生 道:‘近來的選事益發壞了!’ 隨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兩人該選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們怎么都發昏了!還不快些攙扶 雙喜 到裡面去。”
(5).應諾之詞。猶言好的。《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對媒婆道:‘老娘你先進去,我在門外張一張罷。’媒婆道:‘正是。’”
(6).舊小說、戲曲里的套語。目的在於引出詩詞、熟語。《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正是:麥穗兩歧,農人難辨。” 元 鄭廷玉 《看錢奴》第一折:“正是: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正是: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果是真。”
兼衣
(1).比較厚的衣服。《淮南子·俶真訓》:“是故凍者假兼衣於春,而暍者望冷風於秋。”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酌 湘 吳 之醇酎,御狐狢之兼衣。”
(2).指多重衣服。《梁書·周捨傳》:“歷掌機密,清貞自居。食不重味,身靡兼衣。”
醇酎
味厚的美酒。《初學記》卷二六引 漢 鄒陽 《酒賦》:“凝醳醇酎,千日一醒。”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陰注陽受》:“復置醇酎數斗於側,其人以巨杯引滿而飲。” 清 勒方錡 《金縷曲·凝芬閣席上有懷雲儀》詞序:“促席燕談,醇酎累斟。”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孤蹇
(1).單人獨騎。謂獨自在外旅行。 唐 薛能 《邊城寓題》詩:“孤蹇復飄零,天涯若墮螢。” 宋 曾鞏 《代太平州知州謝到任表》:“江湖孤蹇之跡,道路賓士之勞,甫茲即安,敢忘盡瘁。”
(2).指孤單。 明 陸采 《懷香記·問卜決疑》:“衡門老寡晝垂簾,孤蹇;無是無非盡日閒,清淡。”
飛蓬
(1).指枯後根斷遇風飛旋的蓬草。《詩·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商君書·禁使》:“飛蓬遇飄風而行千里,乘風之勢也。”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或骨橫朔野,或魂逐飛蓬。”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三五:“遊子如飛蓬,佳人曠千里。”
(2).比喻輕微的事物。《管子·形勢》:“飛蓬之問,不在所賓。” 許維遹 案:“飛蓬,言其輕微也。‘問’應作‘間’,‘間’與‘諫’通。諫而不聽者謂之輕微之諫。”
(3).比喻蓬亂的頭髮。 晉 左思 《白髮賦》:“髮乃辭盡,誓以固窮。昔臨玉顏,今從飛蓬。” 明 陸采 《明珠記·會內》:“孤身何幸脫樊籠,兩鬢飛蓬,半世漂蓬。” 清 唐孫華 《夏重談金陵舊事》詩:“復有故宮妃,飛蓬亂雙髲。”
(4).比喻行蹤飄泊不定。《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嗟飛蓬之日永,恨流梗之無還。” 唐 李白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詩:“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張方平名句,送客游兗海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