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謝應芳的《古鼎歌(並序)》
全文:
碧雲師著金伽黎,空王殿前龍象隨。
當階一卒送古鼎,狀若獻寶波斯兒。
群緇聚觀方丈室,中有老僧前致詞。
雲是山中舊時物,立誦款識能無遺。
文詞詰屈錯盤誥,字型隱伏蟠蛟螭。
蒼姬訖錄世屢改,不知何代來於斯。
謝家寶樹修佛剎,巨構賈與秦城齊。
鼎兮鼎兮什襲去,歲經六紀今來歸。
師聞此語重嘆息,兵火連年炎九域。
金鐘大鏞棄道旁,總若沈沙銷折戟。
鼎歸禪月獨無恙,護持信有天龍力。
摩挲兩鉉濕煙霧,錯落丹砂映金碧。
光如摩尼含五色,高比珊瑚長一尺。
嗚呼!羲軒之鼎莫可求,禹鼎亦已淪東周。
世所用者非爾儔,或膨豕腹徒包羞。
調羹爾無與,覆餗爾不憂。
歸來兮歸來,北山兮菟裘。
汾陰自有為時出,切莫放光驚鬥牛。
參考注釋
調羹
(1) 用於攪拌或進食的小勺子
(2) 攪拌羹湯使均勻或美味
無與
(1).不給予。《孟子·離婁下》:“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亷;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法苑珠林》卷六:“無取無與,無我所心;脫欲所須,便可提去。”
(2).猶不跟,不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 王太常 ﹞生子 元豐 ,絶痴,十六歲不能知牝牡,因而鄉黨無與為婚。”
不參預;不相干。《左傳·襄公十四年》:“詰朝之事,爾無與焉,與,將執女。”《漢書·張湯傳》:“ 湯 念獨丞相以四時行園,當謝; 湯 無與也,不謝。” 顏師古 註:“與讀曰豫。無豫,謂不乾其事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此言為善則預,為惡則去……凡損於物,皆無與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趙康敏》:“公子孫自不肖,不能守此業;此宅且數易主人,與某無與。”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鐸>出世辭》:“民聲寂寥,羣志幽閟,豈以為匹夫無與於天下,尚如戴朔北之虜也。”
覆餗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謂傾覆鼎中的珍饌。後因以“覆餗”喻力不勝任而敗事。 晉 葛洪 《抱朴子·臣節》:“君必度能而授者,備乎覆餗之敗;臣必量才而受者,故無流放之禍。”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臣將門餘子,素無藝術,猥當大任,必敗朝章。自悲負乘,坐致覆餗。” 明 張景 《飛丸記·諫拒脫簪》:“鼎食全家思覆餗,燕雀堂高懼回祿。” 梁啓超 《新中國未來記》第二回:“若今日不從此著力,萬一國民忽委以責任,則覆餗絶脰,其罪實深。”
謝應芳名句,古鼎歌(並序)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