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原文

心閒覺日長,塵遠知山靜。

佳處底須買,幽人自管領。

三徑陶氏開,五畝白公整。

逃禪佛缽花,澆書石鐺茗。

謖謖松風吹,栩栩蝶夢醒。

羲車解人意,不肯度西嶺。

詩詞問答

問: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五

參考注釋

佳處

(1).優美之處。《世說新語·文學》“ 孫興公 作《天台賦》”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 赤城 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而界道。’此賦之佳處。”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引 宋 周密 《題<保母帖>》詩:“佳處將無同,閟妙未易語。” 魯迅 《吶喊·故鄉》:“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象,沒有言辭了。”

(2).謂勝境。 唐 杜甫 《次空靈岸》詩:“迴帆覬賞延,佳處領其要。” 唐 韓愈 《將至韶州借圖經》詩:“願借圖經將入界,每逢佳處便開看。” 宋 文同 《奉寄興州分判誠之蒲兄》詩:“ 武興 山水郡,左右有佳處。” 明 唐順之 《茅處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銘》:“嘗欲邀諸詩客相與入 天台 雁宕 ,訪 赤城 佳處以為快。”

底須

何須;何必。 元 許有壬 《摸魚子·和明初韻》詞:“傾緑醑,底須按樂天池上《霓裳》譜!”《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 清 孫致彌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園居即事抒懷》詩:“遮莫文章供齒頰,底須愁病減腰圍。”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孔穎達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後漢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管領

(1).管轄統領。 唐 李群玉 《贈人》詩:“雲雨無情難管領,任他別嫁 楚襄王 。”《水滸傳》第九四回:“副先鋒 盧俊義 辭了 宋江 、 花榮 等,管領四十員將佐,軍兵五萬,望西北進征。”《明史·汪廣洋傳贊》:“ 明 初設中書省,置左右丞相,筦領樞要,率以勛臣領其事。”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三:“不看人間頃刻花,他年管領風雲色。” 蔡元培 《世界觀與人生觀》:“今則自然界之記錄,無遠不屆。遠之星體之運行,小之原子之變化,皆為科學所管領。”

(2).領受。 唐 白居易 《題小橋前新竹招客》詩:“管領好風煙,輕欺凡草木。” 宋 楊恢 《祝英台近·中秋》詞:“不妨彩筆銀箋,翠尊冰醖,自管領一庭秋色。” 明 高明 《琵琶記·旌表》:“這隆恩美譽,從教管領無所愧,萬古青編記。”

(3).過問,理會。 宋 劉克莊 《滿江紅》詞:“落日登樓,誰管領,倦遊狂客。待喚起,滄浪漁父,隔江吹笛。”

(4). 清 代王府官員職稱之一。相當於管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府官員制度》:“定製:親王長史一員,頭等護衛六員……四、五、六品典儀各二員,牧長二員,管領四員。”

(5). 清 末對水師軍官的稱呼。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複議何學士如璋奏水師書》:“ 中國 初建水師,但得督領十人,管領五十人,佐領二百人,已可套用不匱……凡責任管駕、治理全船之事者,則曰管領。”

三徑

亦作“ 三逕 ”。 晉 趙岐 《三輔決錄·逃名》:“ 蔣詡 歸鄉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從之游。”後因以“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晉 陶潛 《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退跡依三逕,辭榮繼二 疏 。”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邊掛著一副對聯是:一簾秋影淡於月,三徑花香清欲寒。”

逃禪

(1).逃出禪戒。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蘇晉 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仇兆鰲 註:“逃禪,猶雲逃 墨 逃 楊 ,是逃而出,非逃而入。”

(2).指遁世而參禪。 唐 牟融 《題寺壁》詩:“聞道此中堪遁跡,肯容一榻學逃禪。” 明 無名氏 《四賢記·邂逅》:“端恐路途未穩,學逃禪雲外,覓個親人。” 胡懷琛 《送亞子歸梨里》詩:“商量偕隱謀非錯,檢點逃禪事亦難。”

佛缽

相傳為佛陀所用的食缽。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佛鉢,青玉也,受三斗許。” 晉 法顯 《佛國記》卷上:“昔 月氏王 大興兵眾,來伐此國,欲取佛鉢。”《魏書·釋老志》:“又 沙勒 胡沙門,赴京師致佛鉢並畫像跡。”

澆書

指晨飲。 宋 陸游 《春晚村居雜賦絕句》之五:“澆書滿挹浮蛆瓮,攤飯橫眠夢蝶牀。”自註:“ 東坡先生 謂晨飲為澆書。” 宋 趙與虤 《娛書堂詩話》卷上:“ 東坡 謂晨飲為澆書, 李黃門 謂午睡為攤飯。” 清 錢謙益 《贈星士》詩:“澆書攤飯醉仍眠,任運騰騰信往緣。”

石鐺

陶製烹茶器具。 清 杜岕 《寄莘叟採茶》詩:“蕨芽深處草新晴,急采頭茶煮石鐺。”

謖謖

(1) 形容挺勁有力;挺拔

謖謖長松

(2) 象聲詞。形容風聲呼呼作響

謖謖風來

松風

(1).松林之風。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遵路急,山煙冒壠生。”《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唐 杜甫 《玉華宮》詩:“溪迴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清 姚鼐 《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詩:“松風遠自雲中起,搖盪雲光山色里。” 李廣田 《記問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後吧,山裡的泉水,萬馬奔騰的向下馳去,發出嚇人的聲響,又加以松風呼嘯,自己就像在海濤中夜行。”

(2).古琴曲《風入松》的別稱。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兮寂萬壑。” 宋 蘇軾 《十二琴銘·鶴歸》詩:“白鶴歸來見曾玄,《隴頭》《松風》入朱絃。” 明 唐順之 《銅雀台》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 凌景埏 校註:“松風,指茶。”

栩栩

(1).歡喜自得貌。《莊子·齊物論》:“昔者 莊周 夢為胡蝴,栩栩然胡蝶也。” 成玄英 疏:“栩栩,忻暢貌也。” 宋 葉適 《翁常之輓詞》:“幸能栩栩形中去,何不蘧蘧夢裡歸。” 梁啓超 《滅國新 * 》:“一國之中,紛紛擾擾。若者為 英 日 黨,若者為 俄 法 黨,得附於大國,為之奴隸,則栩栩然自以為得計。”

(2).生動,活潑。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心史載文天祥事與宋元史不符》:“今日之今,霍霍栩栩,少焉矚之,已化為古。” 郭沫若 《落葉·第四信》:“你那複雜的青蒼的面色,靜脈突露的清癯的身體,栩栩地現在我的眼前。”

(3).徐徐、微動貌。 唐 唐彥謙 《詠葡萄》:“天風颼颼葉栩栩,蝴蝶聲乾作晴雨。” 宋 姜夔 《越九歌·曹娥蜀側調》詞:“黃頭兮呼風,旗尾兮栩栩。” 明 黃周星 《垂虹橋新漲歌》:“是時羲輪正卓午,滿座荷香風栩栩。” 陳衍 《元詩紀事·貢奎》:“予時病脾踰月,偶讀數過,不覺栩栩然去體,乃知檄愈頭風,古誠有是事哉。”

蝶夢

(1).《莊子·齊物論》:“昔者 莊周 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 周 也。俄然覺,則蘧蘧然 周 也。不知 周 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 周 與? 周 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後因以“蝶夢”喻迷離惝恍的夢境。 唐 李鹹用 《早行》詩:“困纔成蝶夢,行不待雞鳴。”

(2).指超然物外的玄想心境。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泛湘江》詞:“蟬蛻塵埃外,蝶夢水雲鄉。” 清 孫枝蔚 《遭困苦道旁行乞莫相嗔》詩:“欲覓桃源聊避亂,還憑蝶夢暫寬愁。”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二:“ 法常首座 《漁父詞》云:‘……蝶夢《南華》方栩栩,斑斑誰跨 豐乾 虎。’”

人意

人的意願、情緒

不滿人意

不肯

——用於否定式助動詞表示拒絕

他不聽勸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台輔助引擎

詩詞推薦

  • 寄遠

    周德可元代〕邊風驚枕簟,漢月耿房帷。何處懷人切,停梭見雁時。寒生衣莫寄,瘦盡鏡先知。願子長努力,效忠歸未遲。
  • 次韻通守楊叔豐大夫游狼山·其二·吳楚封疆一望間

    釋道潛宋代〕吳楚封疆一望間,時平無事可相關。樂天標緻元非俗,靈運襟懷本愛山。蠟屐斜穿橫嶺上,角巾相對野僧閒。扁舟
  • 望江亭

    陳傳宋代〕山藹峨峨江岸深,望餘亭影落江心。無風萬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思遠解邀無己句,流清宜寫不齊琴。仙槎
  • 題沖虛堂

    張繼先宋代〕羊其沖氣以全生,棲息虛堂只數楹。南浦道高坊號美,太微風暖木蘭清。百章為愛青林密,三體應書老子成。未有
  • 登鵲山

    陳師道宋代〕小試登山腳,今年不用扶。微微交濟濼,歷歷數青徐。朴俗猶虞力,安流尚禹謨。終年聊一快,吾病失醫盧。
  • 次韻無咎閻子常攜琴八村

    黃庭堅宋代〕士寒餓,古猶今,向來亦有子桑琴。倚楹嘯歌非寓淫,伯牙山高水深深,萬世丘壟一知音。閻君七弦抱幽獨,晁子
  • 過香積寺

    李復宋代〕迂轍來尋昔歲題,恍然前世意猶迷。荒庭老樹半空腹,壞塔野禽爭暮棲。晚學盡驚新使節,殘僧時忍舊沙彌。松房
    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原文_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的賞析_古詩文
  • 禽聲

    陸游宋代〕布穀布穀天未明,架犁架犁人起耕。宦途不似農家樂,東作西成過此生。
    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原文_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趙原山水

    乾隆清代〕飛湍千丈落回溪,松下誅茅水閣低。兩個幽人對商榷,不疏仡定擬因提。
  • 乾隆清代〕首夏晝方長,日落西北隅。禁中了不炎,氣清沾雨餘。略慰憫旱心,消閒觀我書。宋帝垂芳訓,開卷有益吾。知益
  • 水調歌頭

    佚名宋代〕堯歷慶良月,嶰管換新冬。玉成西爽,五雲拂曉畫樓東。人指謝家庭砌,眼底猗蘭奕葉,特地茁新叢。不是善根種
  • 閒居雜言集陶三十首並序·其二十一

    江源明代〕白日淪西河,飛鳥相與還。懷古一何深,黃綺之商山。
  • 題平山堂

    乾隆清代〕賢守建堂鄰大明,江南山色與檐平。家聲讓彼稱三至,朋盍欣茲近四並。古往今來總佳話,松風水月那閒情。林泉
  • 至馬湖踏勘楠木

    周洪謨明代〕萬里遼陽士,沖寒到馬湖。兩崖懸峭壁,夾岸列平蕪。灘險波流急,山高人影孤。猓番欣向化,南服盡韜弧。
  • 古歌

    佚名兩漢〕秋風蕭蕭愁 * ,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胡地多飈風,樹木何修修。離家日趨遠,衣
  • 急樂世

    白居易唐代〕正抽碧線繡紅羅,忽聽黃鶯斂翠娥。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時多。
    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原文_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游山

    陸游宋代〕久客喜歸舍,況逢秋氣新。聊乘行艓子,閒覓住庵人。道士青芒屨,高僧白毛巾。更須苔井水,一為濯京麈。
  • 次韻朱喬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劉子翬宋代〕已愛雲山信腳行,撩人詩句更增情。直須吏部尋盟日,急遣雙魚一寄聲。
  • 念奴嬌

    佚名宋代〕鏡鸞分影,望天涯腸斷,消無紅葉。幾度秋風吹翠被,一縷幽香難減。燕卜新梁,花移別檻,回首春如客。歡情何
    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原文_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的賞析_古詩文
  • 淚二首

    楊億宋代〕錦字梭停掩夜機,白頭吟苦怨新知。誰聞隴水迴腸後,更聽巴猿拭袂時。漢殿微涼金屋閉,魏宮清曉玉壺欹。多情
    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原文_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的賞析_古詩文
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原文_題董邦達山靜日長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