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吳楚封疆一望間,時平無事可相關。
樂天標緻元非俗,靈運襟懷本愛山。
蠟屐斜穿橫嶺上,角巾相對野僧閒。
扁舟卻恨南來晚,勝事風流不預攀。
詩詞問答
問:《次韻通守楊叔豐大夫游狼山·其二·吳楚封疆一望間》的作者是誰?答:釋道潛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道潛的名句有哪些?答:釋道潛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刪韻
參考注釋
吳楚
(1). 春秋 吳國 與 楚國 。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 吳 楚 憑 江 ,負固 方城 。”
(2).泛指 春秋 吳 楚 之故地。即今 長江 中、下游一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君 吳 楚 之士,亡國之餘,有何異才,而應斯舉?”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 吳 楚 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 許宗魯 《登齊山樓》詩:“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吳 楚 江流畫裡看。” 陳毅 《詠三峽》詩:“總嫌太狹窄, 吳 楚 天地寬。”
(3).指 吳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區域。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定婚店》:“雖讎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 吳 楚 異鄉,此繩一繫,終不可逭。”
(4).指 漢高祖 分封的 吳 楚 諸侯國。《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吳 楚 反,聞。”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然 高祖 封建,地過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連城數十,上下無別,權侔京室,故有 吳 楚 七國之患。” 清 姚鼐 《賈生明申商論》:“﹝ 景帝 ﹞其資如此,而 鼂錯 又以 申 商 進之,何怪有 吳 楚 之難。”
封疆
(1) 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標記,聚土而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孫丑下》
(2) 將某一地區全權交給官吏管理
封疆大元帥
執掌封疆之印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西遊記》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並無客旅。”《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牆一望,裡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菸冷落,殿宇荒涼。”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一折:“則見貝闕蓬壺一望中。”《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西遊記》第九三回:“我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衛國 。”
時平
時世承平。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序:“塵清世晏,倉兕無用其武功;運謐時平,鵷鷺鹹修其文德。” 宋 劉克莊 《賀新郎·郡宴和韻》詞:“但得時平魚稻熟,這腐儒,不用青精飯。” 康有為 《過昌平城》詩:“時平堡堠生青草,欲出軍都吊鬼雄。”
無事
(1).沒有變故。多指沒有戰事、災異等。《禮記·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鄭玄 註:“事謂征伐。”《史記·平準書》:“ 漢 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邊境去矢石之憂,天下無事,百姓和樂。” 明 陳子龍 《議財用》:“若雲多事,則自古亦無無事之國也。”
(2).指無為。道家主張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記·蘇秦列傳》:“竊為君計者,莫若安民無事,且無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問 《李道人崧陽歸隱圖》詩:“道人本無事,何苦塵中為?”
(3).無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史記·張儀列傳》:“ 陳軫 曰:‘公何好飲?’ 犀首 曰:‘無事也。’”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三:“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願。” 宋 辛棄疾 《醜奴兒近·博山道中》詞:“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4).無須;沒有必要。《後漢書·臧洪傳》:“ 洪 於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破,將妻子出。” 明 劉基 《題枯木圖》詩:“白髮死枕席,無事傷其躬。” 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 江 南好,何處異京華?香散翠簾多在水,緑殘紅葉勝於花,無事避風沙。”
(5).無端;沒有緣故。《北齊書·神武帝紀下》:“今若無事背王,規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還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楊柳歌》:“定是 懷王 作計悞,無事翻覆用 張儀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詩:“威名功業吾何有?無事飄飄犯百蠻。”
相關
彼此關連;相互牽涉;互相關心
樂天
樂於順應天命,引申為樂於自己的處境而無憂慮
樂天知命,故不憂。——《易·繫辭上》
標緻
外表、風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喚起美感上的極大享受的
標緻的面孔
靈運
天命;時運。《晉書·武帝紀》:“我皇祖 有虞氏 誕膺靈運,受終於 陶唐 ,亦以命於 有夏 。” 北魏 高允 《答宗欽》詩之九:“時之圮矣,靈運未通。風馬殊隔,區域異封。” 明 李東陽 《送顧天錫員外審刑山西》詩:“ 周 家衍靈運, 于氏 興高門。”
懷本
思戀故土。《宋書·志序》:“自戎狄內侮, 有晉 東遷,中土遺氓,播遷 江 外……人佇鴻雁之歌,士蓄懷本之念,莫不各樹邦邑,思復舊井。”
蠟屐
(1).以蠟塗木屐。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或有詣 阮 ( 阮孚 ),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神色閒暢。”後因以“蠟屐”指悠閒、無所作為的生活。 宋 辛棄疾 《玉蝴蝶·叔高書來戒酒》詞:“生涯蠟屐,功名破甑,交友摶沙。” 康有為 《蘇村臥病寫懷》詩:“擬經制禮吾何敢,蠟屐持籌事未分。”
(2).塗蠟的木屐。 唐 劉禹錫 《送裴處士應制舉》詩:“登山雨中試蠟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宋 蘇舜欽 《關都官孤山四照閣》詩:“他年君掛朱轓後,蠟屐邛枝伴此行。” 清 鈕琇 《觚賸·石言》:“蓬門晝掩,蠟屐生塵,有客過訪,寂若無人。” 郁達夫 《辭藍亭留謝》詩:“楊柳旗亭勞蠟屐,青山紅豆羨閒身。”
橫嶺
指五嶺。 唐 韓愈 《劉生》詩:“ 越 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橫 嶺 入炎洲。” 錢仲聯 集釋引 孫汝聽 曰:“橫 嶺 ,謂 五嶺 也。”
角巾
(1).方巾,有稜角的頭巾。為古代隱士冠飾。《晉書·王導傳》:“則如君言, 元規 若來,吾便角巾還第,復何懼哉!” 元 揭傒斯 《贈淳真子張太古》詩:“飛駟服五龍,角巾搖三花。” 清 戴名世 《一壺先生傳》:“ 一壺先生 者……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
(2).借指隱士或布衣。 唐 陳子昂 《唐故朝議大夫梓州長史楊府君碑》:“於是始以角巾應命,褐衣詣闕。” 唐 高適 《答侯少府》詩:“江海有扁舟,丘園有角巾。”
(3).指歸隱。 清 趙翼 《黃天盪懷古》詩:“ 建炎 第一功終屬,太息 西湖 竟角巾。”
相對
(1) 面對面;相向
大與小相對
(2) 非絕對的(跟“絕對”相對)
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
(3) 比較來說
相對不錯
野僧
(1).山野僧人。 唐 張籍 《贈王秘書》詩:“身屈祗聞詞客説,家貧多見野僧招。” 宋 吳聿 《觀林詩話》卷二:“新成文刻在,往事野僧傳。”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餘二月出門,有野僧送行。”
(2).為僧人自謙之稱。 唐 皎然 《戲題》詩之一:“時人不解野僧意,歸去溪頭作鳥羣。”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勝事
(1).美好的事情。《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 子良 少有清尚,禮才好士……善立勝事,夏月客至,為設瓜飲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劉長卿 《送孫逸歸廬山》詩:“常愛此中多勝事,新詩他日佇開緘。” 清 吳偉業 《觀王石谷山水圖》詩:“世間勝事誰能識,兵戈老盡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這樣的心情尤以這一夥中的 吳蓀甫 感受得最為強烈。今晚上的行樂勝事是他發起的。”
(2).指寺、觀中法會、齋醮等。 宋 洪邁 《夷堅丙志·壽昌縣君》:“子 愉 夢母如存,且曰:‘……汝與汝父言,亟營勝事,使我得轉為男子。’” 明 邵璨 《香囊記·祈禱》:“見説僊觀修設勝事,特來赴會。”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詩詞推薦
滬上感詠十二首·其四
杜關〔清代〕枉負皇天寵,城亡土易崩。烏啼箕子國,鬼哭漢家陵。反噬傷飢虎,高飛失飽鷹。至今悲傅燮,孤節獨崢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