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趙孟頫浴馬圖》
全文:
碧波澄澈朗見底,十四飛龍浴其里。
權奇沛艾韻金風,俊骨昂藏鬉上指。
奚官無事出上蘭,驪黃牝牡憑區觀。
飲流齧草適其性,誰傳神者趙集賢。
集賢畫馬身即馬,牖中窺之無真假。
何必晚年罷此枝,應是自身不自寫。
我聞轉物乃如來,孰非馬者獨馬哉。
伯時畫馬繡老勸,彼野狐禪何足論。
參考注釋
集賢
(1).聚集賢人。 唐 張九齡 《集賢殿書院奉敕送學士張說上賜燕序》:“ 集賢殿 者,本 集仙殿 也……遂改‘仙’為‘賢’,去華務實。且有後命,增其學秩。是以集賢之庭,更為論思之室矣。”
(2).集賢殿書院的省稱。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城 字 亢宗 ……好學,貧不能得書,乃求入集賢為書寫吏,竊官書讀之。”
之無
(1).之字與無字。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僕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 金 元好問 《贈利州侯神童》詩:“極知之無不足訝,更恐洛誦難為功。”
(2).借指簡單易識之字。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諧·乍解張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識之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醫術》:“張曰‘我僅識之無耳,烏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醫何必多識字乎?但行之耳。’”
乾隆名句,趙孟頫浴馬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