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常真的《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
全文:
避炎恨無地,偶憶西南峰。
梵宮隱林麓,散我塵外蹤。
人生晤會難,盍簪豈易逢。
於焉遂招搖,唱詠偕從容。
冠帶與游盤,不遺采菲葑。
促席注華觴,寧須侑丰茸。
有酒當盡歡,轉盼成飄蓬。
參考注釋
冠帶
(1).帽子與腰帶。《禮記·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漱。” 宋 司馬光 《晚食菊羹》詩:“歸來褫冠帶,杖履行東園。” 明 沉鯨 《雙珠記·棄官尋父》:“今日解了冠帶,扮做常人。輕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殘遊記》第三回:“只畫了一箇人,仿佛 列子 御風的形狀,衣服冠帶均被風吹起。”
(2).戴帽子束腰帶。《戰國策·楚策一》:“ 秦王 聞而走之,冠帶不相及。” 三國 魏 曹操 《薤露》詩:“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彊。” 唐 韓愈 《送石處士序》:“﹝先生﹞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於門內。”《紅樓夢》第六二回:“ 寳玉 清晨起來,梳洗已畢,便冠帶了。”
(3).指裝束,打扮。《秦併六國平話》卷中:“ 楚 陣 韓員 打扮虎皮磕碯……此人如何這般冠帶?名呼做 殺虎壯士 。”
(4).本指服制,引申為禮儀、教化。《韓非子·有度》:“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 宋 洪邁 《容齋四筆·饒州風俗》:“ 宋 受天命,然後七 閩 、二 浙 與 江 之西東,冠帶詩書,翕然大肆。” 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第五章引《宣布滿清皇室罪狀檄》:“山河依舊,先人之廬墓可親;冠帶奚存,九世之讎讎宜復。”
(5).謂使習禮儀。《舊唐書·玄宗紀下》:“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謂冠帶百蠻,車書萬里。”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冠帶 月支 ,旅應騶牙之瑞,梯航日出,鹹輸象齒之珍。”
(6).比喻封爵,官職。《戰國策·魏策四》:“且夫 魏 一萬乘之國,稱東藩,受冠帶,祠春秋者,以為 秦 之強足以為與也。”《明史·唐胄傳》:“遇赦復冠帶,卒。”
(7).指官吏、士紳。《文選·張衡<西京賦>》:“冠帶交錯,方轅接軫。” 薛綜 註:“冠帶,猶搢紳,謂吏人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 晉朝 南渡,優借士族;故江南冠帶,有才幹者,擢為令僕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典掌機要。” 宋 葉適 《北村記》:“相為市者,皆魚蝦之友,菱芡之朋,而冠帶車馬之來絶矣。” 明 張煌言 《祭延平王文》:“中原冠帶,夾道壺漿。”
(8).指男子。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初集·雙縊廟》:“盈盈弱女,僭稱冠帶之雄。渺渺丈夫,反襲裙釵之飾。”
游盤
游逸娛樂。 晉 束晳 《補亡詩》之一:“彼居之子,罔或游盤。”《晉書·呂纂載記》:“而更飲酒過度,出入無恆,宴安游盤之樂,沉湎樽酒之間,不以寇讐為慮。” 宋 毛開 《畫堂春》詞:“華燈收盡雪初殘,踏青還爾游盤。” 清 朱仕琇 《蘭陔愛日圖記》:“故皇然閔然,內有不遑安之心,外有游盤之戒,此所為顧養而愛日者也。”參見“ 盤游 ”。
亦作“ 游槃 ”。猶遊樂。 晉 潘岳 《西征賦》:“厭紫極之閒敞,甘微行以游盤。”《魏書·陽尼傳》:“夫五都之總總兮,尚何足以游盤。” 五代 齊己 《湘中春興》詩:“雨歇江明苑樹乾,物妍時泰恣游盤。” 清 杜岕 《將之吳門述懷呈荔軒》詩:“游槃夫如何,鼓枻秋水瀾。”
菲葑
菲和葑,兩種食用的植物。因其根部有時味苦,常被人丟棄。語本《詩·邶風·谷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 鄭玄 箋:“此二菜者,蔓菁與葍之類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時有惡時,采之者不可以根惡時並棄其葉。” 唐 白居易 《得乙與丁俱應拔萃》:“若棄以菲葑,失則自求諸己;儻中其正鵠,得亦不愧於人。” 梁啓超 《本館第一百冊祝辭並論報館之責任及本館之經歷》:“菲葑不棄,敝帚自珍。”
常真名句,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名句
名句推薦
繁華滿眼底,付與水潺潺
史守之《贈大慈寺嘯翁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