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

作者:常真 朝代:元代

原文

避炎恨無地,偶憶西南峰。

梵宮隱林麓,散我塵外蹤。

人生晤會難,盍簪豈易逢。

於焉遂招搖,唱詠偕從容。

冠帶與游盤,不遺采菲葑。

促席注華觴,寧須侑丰茸。

有酒當盡歡,轉盼成飄蓬。

詩詞問答

問:《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作者是誰?答:常真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常真的名句有哪些?答:常真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出處:槜李詩系卷六

參考注釋

避炎

逃避暑熱。 清 李調元 《避炎》詩:“避炎如避寇,逐北盡投林。”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淮南子·泰族訓》:“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範圍廣袤。《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張銑 註:“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雲!”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越無地。”《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於無地。”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諸峰。——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3) 指我國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

梵宮

原指梵天的宮殿。後多指佛寺。 南朝 梁 沉約 《瑞石像銘》:“永言鷲室,棲誠梵宮。” 唐 王勃 《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梵宮霞積,香閣星浮。” 元 耶律楚材 《憩解州邵薛村洪福院》詩:“天兵南出 武陽東 ,暫解征鞍憩梵宮。” 清 李漁 《憐香伴·僦居》:“寳菴花竹成林,闌乾曲折,不似梵宮結構,竟像人家的書舍一般。”

林麓

猶山林。《周禮·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時計林麓而賞罰之。”《文選·張衡<西京賦>》:“林麓之饒,於何不有。” 薛綜 註:“木叢生曰林。” 李善 註:“《穀梁傳》曰:‘林屬於山曰麓。’”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結罝罘於林麓之中,合重圍於山澤之表。” 唐 杜甫 《客堂》詩:“舍舟復深山,窅窕一林麓。” 清 周安 《游道場山》詩:“逶迤步崇岡,奔迫下林麓。”

塵外

猶言世外。 漢 張衡 《思玄賦》:“游塵外而瞥天兮,據冥翳而哀鳴。” 唐 孟浩然 《武陵泛舟》詩:“坐聽閒猿嘯,彌清塵外心。” 清 曹寅 《花笑軒步月留別蒲庵》詩:“鐘聲塵外夢,花笑靜中情。”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晤會

會面。 丁玲 《韋護》第一章四:“那兩個嫵媚的,又微微逼人的眼像正瞅著他,且帶點命令的樣子,挽留他再做一次晤會。”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為什麼不可以拒絕呢,你可以的。我相信有許多也只是無聊的晤會。”

盍簪

亦作“ 盍戠 ”。1.《易·豫》:“勿疑,朋盍簪。” 王弼 註:“盍,合也;簪,疾也。” 陸德明 釋文:“簪, 虞 作戠。戠,叢合也。” 孔穎達 疏:“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後以指士人聚會。 唐 杜甫 《杜位宅守歲》詩:“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清 趙翼 《題北溪謙齋蓉湖三壽圖》詩:“盍簪非一姓,佳話已炙膾。” 章炳麟 《錢唐吊龔魏二生賦》:“歧童角以説經兮,古今不可乎盍戠。”

(2).指朋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詩龕》:“家築詩龕三間,凡所投贈詩句,皆懸龕中,以誌盍簪之誼。”

於焉

從此;於此。 唐 顧況 《塞上曲》:“酣戰祈成功,於焉罷邊釁。” 唐 唐彥謙 《游南明山》詩:“於焉偶閒暇,鳴轡忽相聚。”

於是。《詩·小雅·白駒》:“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朱熹 集傳:“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遙而不去。” 陳奐 傳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搖也。今字作‘逍遙’。”《後漢書·董卓傳論》:“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 崑岡 之火,自茲而焚,《版》《盪》之篇,於焉而極。” 唐 元稹 《相和歌辭·決絕詞》:“有美一人,於焉曠絶。” 明 劉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軒》詩:“珍重無生侶,於焉托清淨。”

招搖

張揚炫耀,引人注意

招搖過市

從容

(1) 悠閒舒緩

聽小子從容的表白出來。——《初刻拍案驚奇》

從容應付

(2) 充裕;寬裕

時間從容

(3) 休息

神僧且從容一日。——《西遊記》

冠帶

(1).帽子與腰帶。《禮記·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漱。” 宋 司馬光 《晚食菊羹》詩:“歸來褫冠帶,杖履行東園。” 明 沉鯨 《雙珠記·棄官尋父》:“今日解了冠帶,扮做常人。輕囊健步,有何不可?”《老殘遊記》第三回:“只畫了一箇人,仿佛 列子 御風的形狀,衣服冠帶均被風吹起。”

(2).戴帽子束腰帶。《戰國策·楚策一》:“ 秦王 聞而走之,冠帶不相及。” 三國 魏 曹操 《薤露》詩:“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彊。” 唐 韓愈 《送石處士序》:“﹝先生﹞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於門內。”《紅樓夢》第六二回:“ 寳玉 清晨起來,梳洗已畢,便冠帶了。”

(3).指裝束,打扮。《秦併六國平話》卷中:“ 楚 陣 韓員 打扮虎皮磕碯……此人如何這般冠帶?名呼做 殺虎壯士 。”

(4).本指服制,引申為禮儀、教化。《韓非子·有度》:“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 宋 洪邁 《容齋四筆·饒州風俗》:“ 宋 受天命,然後七 閩 、二 浙 與 江 之西東,冠帶詩書,翕然大肆。” 楊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記》第五章引《宣布滿清皇室罪狀檄》:“山河依舊,先人之廬墓可親;冠帶奚存,九世之讎讎宜復。”

(5).謂使習禮儀。《舊唐書·玄宗紀下》:“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謂冠帶百蠻,車書萬里。”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冠帶 月支 ,旅應騶牙之瑞,梯航日出,鹹輸象齒之珍。”

(6).比喻封爵,官職。《戰國策·魏策四》:“且夫 魏 一萬乘之國,稱東藩,受冠帶,祠春秋者,以為 秦 之強足以為與也。”《明史·唐胄傳》:“遇赦復冠帶,卒。”

(7).指官吏、士紳。《文選·張衡<西京賦>》:“冠帶交錯,方轅接軫。” 薛綜 註:“冠帶,猶搢紳,謂吏人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 晉朝 南渡,優借士族;故江南冠帶,有才幹者,擢為令僕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典掌機要。” 宋 葉適 《北村記》:“相為市者,皆魚蝦之友,菱芡之朋,而冠帶車馬之來絶矣。” 明 張煌言 《祭延平王文》:“中原冠帶,夾道壺漿。”

(8).指男子。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初集·雙縊廟》:“盈盈弱女,僭稱冠帶之雄。渺渺丈夫,反襲裙釵之飾。”

游盤

游逸娛樂。 晉 束晳 《補亡詩》之一:“彼居之子,罔或游盤。”《晉書·呂纂載記》:“而更飲酒過度,出入無恆,宴安游盤之樂,沉湎樽酒之間,不以寇讐為慮。” 宋 毛開 《畫堂春》詞:“華燈收盡雪初殘,踏青還爾游盤。” 清 朱仕琇 《蘭陔愛日圖記》:“故皇然閔然,內有不遑安之心,外有游盤之戒,此所為顧養而愛日者也。”參見“ 盤游 ”。

亦作“ 游槃 ”。猶遊樂。 晉 潘岳 《西征賦》:“厭紫極之閒敞,甘微行以游盤。”《魏書·陽尼傳》:“夫五都之總總兮,尚何足以游盤。” 五代 齊己 《湘中春興》詩:“雨歇江明苑樹乾,物妍時泰恣游盤。” 清 杜岕 《將之吳門述懷呈荔軒》詩:“游槃夫如何,鼓枻秋水瀾。”

菲葑

菲和葑,兩種食用的植物。因其根部有時味苦,常被人丟棄。語本《詩·邶風·谷風》:“采葑采菲,無以 * 。” 鄭玄 箋:“此二菜者,蔓菁與葍之類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時有惡時,采之者不可以根惡時並棄其葉。” 唐 白居易 《得乙與丁俱應拔萃》:“若棄以菲葑,失則自求諸己;儻中其正鵠,得亦不愧於人。” 梁啓超 《本館第一百冊祝辭並論報館之責任及本館之經歷》:“菲葑不棄,敝帚自珍。”

促席

坐席互相靠近。《文選·左思<蜀都賦>》:“合樽促席,引滿相罰。樂飲今夕,一醉累月。” 李善 註:“ 東方朔 六言詩曰:‘合樽促席相娛。’” 唐 韓愈 《送浮屠令縱西遊序》:“乘閒緻密,促席接膝,譏評文章,商較人士。” 明 唐寅 《題畫》詩:“促席坐鳴琴,寫我平生心。”

丰茸

(1).繁密茂盛。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羅丰茸之游樹兮,離樓梧而相撐。” 唐 李德裕 《憶藥苗》詩:“溪上藥苗齊,丰茸正堪掇。” 宋 歐陽修 《山中之樂賦》:“蔭長松之蓊蔚兮,藉纖草之丰茸。”

(2).指繁茂的草木。 明 湯顯祖 《南柯記·宮訓》:“寒餘窈窕深閨晚,暖至丰茸別洞春。”

(3).美好。 唐 王勃 《採蓮歸》詩:“蓮浦夜相逢, 吳 姬 越 女何丰茸。”

(4).濃郁。 唐 溫庭筠 《台城曉朝曲》:“ 博山 鏡樹香丰茸,褭褭浮航金畫龍。”

(5).猶言華茂。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孟浩然》:“其詩文采丰茸,經緯綿密,半遵雅調,全削凡近。”

草木豐盛茂密貌。 宋 宋祁 《右史院蒲桃賦》:“丰茸大德之谷,棲息無機之禽。” 元 袁桷 《梁山泊》詩:“嫩草丰茸間軟蒲,一川晴緑映春蕪。” 清 袁昶 《游煙雨樓》詩之二:“積水倚芳洲,丰茸雜花映。”

有酒

謂喝醉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紅娘 扶將哥哥去書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別有話説。” 元 鄭廷玉 《後庭花》第二折:“ 李 順,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詞話》第四三回:“ 月娘 見他有酒了,打發他脫了衣裳,只教 李瓶兒 與他磕了頭。”

盡歡

盡情歡樂

盡歡而散

轉盼

(1).目光流轉。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之六:“轉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2).猶轉眼。喻時間短促。 宋 蘇軾 《徐大正閒軒》詩:“君如汗血駒,轉盼略 燕 楚 。” 元 無名氏 《凍蘇秦》第三折:“世事升沉如轉盼,算來由命不由人。” 清 黃景仁 《舟中望九華》詩:“前景轉盼失,後態觸睫俱。”

飄蓬

隨風飄蕩的飛蓬,比喻漂泊或漂泊的人

飄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熱。——杜甫《鐵堂峽》

身世飄蓬

詩詞推薦

  • 題萬山許鍊師

    法振唐代〕道成人不識,流水響空山。花暗軒窗外,雲隨坐臥間。驗圖名已久,絕粒事長閒。更欲崑崙去,羞看絳節還。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吳融

    陸龜蒙唐代〕一夜秋聲入井桐,數枝危綠怕西風。霏霏晚砌煙華上,淅淅疏簾雨氣通。君整輪蹄名未了,我依琴鶴病相攻。到頭
  • 送張南史(效何記室體)

    皇甫冉唐代〕馬卿工詞賦,位下年將暮。謝客愛雲山,家貧身不閒。風波杳未極,幾處逢相識。富貴人皆變,誰能念貧賤。岸有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
  • 赴長洲縣作

    王禹偁宋代〕移任長洲縣,窮秋入水鄉。江涵千頃月,船載一篷霜。竹密藏魚市,雲疏漏雁行。故園漸迢遞,煙浪白茫茫。
  • 表上人久事雲庵過余石門

    釋德洪宋代〕凍折枯杉已死灰,豈宜安著在塵埃。偎衰不入今人眼,精進曾親古佛來。愛子渠渠念綈惠,為余得得出岩隈。蒼顏
  • 頌一百則

    釋重顯宋代〕兩喝與三喝,作者知機變。若謂騎虎頭,二俱成瞎漢。誰瞎漢,拈來天下與人看。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
  • 蒲橋寓舍劇暑

    楊萬里宋代〕三歲都城寓遠坊,今年一熱古無雙。夜來何處山村雨,涼到蒲橋橋北窗。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
  • 春秋戰國門再吟

    周曇唐代〕好龍天為降真龍,及見真龍瘁厥躬。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 題饒德操關子長紫芝詩軸

    釋道璨宋代〕郭家墓田土花碧,輸菌紫芝大盈尺。淋浪雨淚種得成,不識春風生長力。晴雲練練依遙岑,霽月炯炯懸崖陰。古心
  • 畝鑒室口號

    乾隆清代〕瀉水防冰露石底,題檐名似頓成孤。雖然鑒有妍媸在,豈若斯時並鑒無。
  • 送劉判官赴豐州(一作赴天德軍)

    盧綸唐代〕銜杯吹急管,滿眼起風砂。大漠山沈雪,長城草發花。策行須恥戰,虜在莫言家。余亦祈勛者,如何別左車。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
  • 君子行

    陸機魏晉〕天道夷且簡。人道險而難。休咎相乘躡。翻覆若波瀾。去疾苦不遠。疑似實生患。近火固宜熱。履冰豈惡寒。掇蜂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唐岱仿古十二幀·其十一

    乾隆清代〕七尺青竿五尺綸,春波鏡面色鋪銀。一聲長嘯滄浪闊,不羨當年釣渭人。
  • 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后閣

    王珪唐代〕君王未帶赤靈符,親結雙龍獻寶珠。更與宮娥花下看,工夫還似外邊無。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南池少陵祠

    乾隆清代〕任城南郭有南池,古蹟猶傳老杜祠。喬樹那知春已去,閒庭不覺步前移。何期此日仍瞻斗,可惜先生未遇時。卻異
  • 汴河

    林曾宋代〕一千八百隋家路,兩岸青青入帝都。可惜翠華南渡後,舊時楊柳一株無。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
  • 對鷗舫

    乾隆清代〕昆明既寬廓,湖水自泱漭。有凍有弗凍,不齊齊以廣。故致鷗雁類,過冬資安養。似識春意回,飛鳴樂和盎。溪亭
  • 宮詞

    宋白宋代〕後苑秋晴校獵歸,淡妝宮女盡戎衣。數中供奉誰精熟,斜勒驕聰掠草飛。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
  • 即事十首

    方岳宋代〕岩暝林霏日夕佳,百年寧復此秋崖。不須更問青鳥子,一鍤相隨死便埋。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
  • 魚遊春水

    張元乾宋代〕芳洲生萍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煙光如洗,幾片段預告飛點淚。清鏡空餘白髮添,新恨誰傳紅綾寄。溪漲岸痕,浪吞沙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逢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