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熱原文

寒暑皆天運,惟其時則宜。

麥秋梅雨候,羲輪迴馭遲。

數日氣鬱蒸,祝融職其司。

乘涼古柏陰,俯泚流泉涯。

觸石生靈雲,拂樹動輕颸。

夜雨復將零,颯爽明朝披。

詩詞問答

問: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九

參考注釋

寒暑

(1) 氣候的冷和熱

寒暑表

(2) 冬天和夏天,常用來表示整個一年

經歷了幾十個寒暑

天運

(1) 天命;自然的氣數

決非天運。——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天運變矣。

(2) 天體的運行

惟其

表示因果關係,和“正因為”近似

惟其他還幼小,所以要多幫助他

麥秋

麥子成熟後的收割季節,一般在夏季,但具體日期各地不一

梅雨

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陰雨天氣,正值梅子黃熟,故稱

輪迴

佛家認為世間眾生,莫不輾轉生死於六道之中,生死像輪子旋轉的過程

氣鬱

心情鬱悶。《晏子春秋·問上六》:“氣鬱而疾,志意不通,則 仲由 、 卜商 侍。” 明 高攀龍 《困學記》:“氣鬱身拘,大不自在。”

祝融

(1).神名。 帝嚳 時的火官,後尊為火神,命曰 祝融 。亦以為火或火災的代稱。《國語·鄭語》:“夫 黎 為 高辛氏 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呂氏春秋·孟夏》:“其神 祝融 。” 高誘 註:“ 祝融 , 顓頊氏 後, 老童 之子, 吳回 也,為 高辛氏 火正,死為火官之神。” 唐 張說 《蒲津橋贊》:“ 飛廉 煽炭, 祝融 理爐。” 清 趙翼 《八月二日天寧寺旁巽宮樓火》詩:“趨觀乃知此樓燬,剎竿突兀招 祝融 。”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 奢龍 而辯於東方,得 祝融 而辯於南方。”《漢書·揚雄傳上》:“麗 鉤芒 與驂 蓐收 兮,服 玄冥 及 祝融 。” 顏師古 註:“ 祝融 ,南方神。”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考於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 祝融 。”

(3).傳說中的古帝。 漢 王符 《潛夫論·五德志》:“世傳三皇五帝,多以為 伏羲 、 神農 為二皇,其一者或曰 燧人 ,或曰 祝融 ,或曰 女媧 ,其是與非未可知也。”

(4).峰名。 衡山 的最高峰。據《路史》雲, 祝融 葬 衡山 之陽,是以名之。 唐 韓愈 《謁衡岳廟》詩:“ 紫蓋 連延接 天柱 , 石廩 騰擲堆 祝融 。” 宋 楊萬里 《送劉子思往衡陽》詩:“ 洞庭 昨夜起霜風,翩然欲登 石廩 與 祝融 。”

乘涼

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

流泉

(1).流動的泉水。《詩·大雅·公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潘庭堅王實之》:“ 庭堅 被酒豪甚,竟脫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纓》之章。” 碧野 《雪路雲程》:“這石潭是由群山上的雪水流泉匯成的。”

(2).古代錢幣名。泛指錢幣。《隋書·刑法志》:“公平難遇其人,流泉易啟其齒。”

觸石

(1).《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爾。”後以“觸石”謂山中雲氣與峰巒相碰擊,吐出雲來。《文選·左思<蜀都賦>》:“岡巒糾紛,觸石吐雲。” 李善 註:“《春秋元命苞》曰:山有含精藏雲,故觸石而出也。” 唐 李正辭 《賦得白雲起封中》:“千年 泰山 頂,雲起 漢皇 封。不作奇峯狀,寧分觸石容。”

(2).指險峰。 晉 陸雲 《喜霽賦》:“靖屏翳之洪隧兮,戢 太山 之觸石。”《文選·郭璞<江賦>》:“播靈潤於千里,越 岱宗 之觸石。” 李周翰 註:“江中起雲霧,疾速乃超越也。”

生靈

(1) 指人民;百姓

荼毒生靈

(2) 生物;有生命的東西

草木生靈

萬物生靈蓬蓬勃勃,可謂生機萬類了。——《太陽的光輝》

輕颸

微風。 宋 朱熹 《秋暑》詩:“疏樹含輕颸,時禽囀幽語。” 明 唐順之 《雁訓》:“濯泠波以修容,颺輕颸而整儀。” 清 朱載震 《建蘭》詩:“輕颸晝回芳,清泉晚宜瀹。”

爽明

(1).黎明。《逸周書·嘗麥》:“爽明,僕告既駕,少祝導王,亞祝迎王,降階。” 朱右曾 校釋:“爽明,旦明也。”

(2).明白。 明 李贄 《四書評·孟子·盡心上》:“文字爽明直捷。”

詩詞推薦

熱原文_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