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諦此俱融,空色本無所

乾隆登六和塔作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登六和塔作》

全文:
初地詣堅固,信心登窣堵。
二諦此俱融,空色本無所
三明真淨域,可以泯今古。
四天垂寶網,落落聞鈴語。
五雲糺扶蓋,擁護龍象旅。
六鰲永負戴,萬劫奠江漵。
七寶勝莊嚴,如是瓣香炷。
層層標實詮,歷歷憑證取。
江山識重巡,歡喜生八部。
颺以細細風,霏以纖纖雨。
造極朱欄扶,曠覽供仰俯。
於已可忘憂,於民那忘苦。
回首禮釋迦,徒羨曾何補。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二諦

佛教語。指真諦和俗諦。凡隨順世俗,說現象之幻有,為俗諦。凡開示佛法,說理性之真空,為真諦。二諦互相聯繫,為大乘佛教基本原則之一。 南朝 梁 蕭統 《令旨解二諦義》:“二諦者,一是真諦,一名俗諦。真諦亦名第一義諦,俗諦亦名世諦。真諦、俗諦以定體立名,第一義諦、世諦以褒貶立目。若以次第言説,應雲一真諦、二俗諦。” 隋 江總 《建初寺瓊法師碑》:“ 老 驚靈籥, 孔 惜逝川。三空莫辨,二諦何詮!” 呂澂 《中國佛教源流略講》第五講:“中道聯繫到二諦,即空是真諦,有是俗諦,二者統一起來而成中道。”參閱《中論·觀諦品》。

無所

(1).沒有地方;沒有處所。 漢 枚乘 《七發》:“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內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無所。” 唐 韓愈 《祭張給事文》:“上不負汝,為此不祥,將死無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柳》:“積數月,乞食無所,憔悴自歸。”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禮·考工記·輪人》:“無所取之,取諸圜也。” 鄭玄 註:“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後漢書·杜喬傳》:“先是 李固 見廢,內外喪氣,羣臣側足而立,唯 喬 正色無所回橈。”《通典·食貨九》:“ 後魏 初至 太和 錢貨無所用也。” 明 陳文燭 《<少室山房筆叢>序》:“大哉 孔子 !博學無所成名。” 瞿秋白 《文藝的自由和文學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藝術的價值’也是美--抽象的美,無所附麗的美。”

乾隆名句,登六和塔作名句

詩詞推薦

二諦此俱融,空色本無所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