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六和塔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登六和塔作原文

初地詣堅固,信心登窣堵。

二諦此俱融,空色本無所。

三明真淨域,可以泯今古。

四天垂寶網,落落聞鈴語。

五雲糺扶蓋,擁護龍象旅。

六鰲永負戴,萬劫奠江漵。

七寶勝莊嚴,如是瓣香炷。

層層標實詮,歷歷憑證取。

江山識重巡,歡喜生八部。

颺以細細風,霏以纖纖雨。

造極朱欄扶,曠覽供仰俯。

於已可忘憂,於民那忘苦。

回首禮釋迦,徒羨曾何補。

詩詞問答

問:登六和塔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登六和塔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七十

2. 七層皆辛未年所題扁額

參考注釋

初地

(1).佛教語。謂修行過程十個階位中的第一階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為“初地”;大乘菩薩“十地”中,以“歡喜地”為“初地”。《華嚴經·十地品》:“今明初地義,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薩地,名之為歡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出家修學,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竹逕從初地,蓮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詩:“人從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堅固

牢固,不易毀壞

這座平房很堅固

信心

(1) 誠心

信心不欺

(2) 虔誠信仰宗教之心

奉佛信士,又不識我佛度世之理,惟以施財焚誦為信心。——《後西遊記》

(3) 隨心;任意

信心而出,信口而談

(4) 相信自己的願望或預料一定能夠實現的心理

有信心提前完成任務

窣堵

見“ 窣堵波 ”。

二諦

佛教語。指真諦和俗諦。凡隨順世俗,說現象之幻有,為俗諦。凡開示佛法,說理性之真空,為真諦。二諦互相聯繫,為大乘佛教基本原則之一。 南朝 梁 蕭統 《令旨解二諦義》:“二諦者,一是真諦,一名俗諦。真諦亦名第一義諦,俗諦亦名世諦。真諦、俗諦以定體立名,第一義諦、世諦以褒貶立目。若以次第言説,應雲一真諦、二俗諦。” 隋 江總 《建初寺瓊法師碑》:“ 老 驚靈籥, 孔 惜逝川。三空莫辨,二諦何詮!” 呂澂 《中國佛教源流略講》第五講:“中道聯繫到二諦,即空是真諦,有是俗諦,二者統一起來而成中道。”參閱《中論·觀諦品》。

無所

(1).沒有地方;沒有處所。 漢 枚乘 《七發》:“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內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無所。” 唐 韓愈 《祭張給事文》:“上不負汝,為此不祥,將死無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柳》:“積數月,乞食無所,憔悴自歸。”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禮·考工記·輪人》:“無所取之,取諸圜也。” 鄭玄 註:“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後漢書·杜喬傳》:“先是 李固 見廢,內外喪氣,羣臣側足而立,唯 喬 正色無所回橈。”《通典·食貨九》:“ 後魏 初至 太和 錢貨無所用也。” 明 陳文燭 《<少室山房筆叢>序》:“大哉 孔子 !博學無所成名。” 瞿秋白 《文藝的自由和文學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藝術的價值’也是美--抽象的美,無所附麗的美。”

明真

純真;淳樸。 漢 阮瑀 《隱士詩》:“何患處貧苦,但當守明真。”

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夠

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漢· 賈誼《論積貯疏》

(2) 表示許可

現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壞;還好

她的英文還可以

(4) 很;厲害

這真閒得可以

今古

(1).現時與往昔。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宋 蘇軾 《夜直秘閣呈王敏甫》詩:“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閒心對此君。”

(2).謂古往今來,從古到今。

(3).過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時間。《北史·薛辯傳》:“汝既未來,便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 唐 王昌齡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詩:“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元 趙孟頫 《聞搗衣》詩:“人間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時始惘然。”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四天

(1).四方的天空。 唐 沉佺期 《從幸香山寺應制》詩:“嶺上樓臺千地起,城中鐘鼓四天聞。” 唐 徐凝 《八月燈夕寄游越施秀才》詩:“四天淨色寒如水,八月清輝冷似霜。” 宋 柳永 《少年游》詞:“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2).即四禪天。 南朝 梁 沉約 《內典序》:“俱處三界,獨與神遊;包括四天,卷舒萬劫。”《藝文類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突厥寺碑》:“六合之內,存乎方冊;四天之下,聞諸象教。” 唐 王維 《薦福寺光師房花葯詩序》:“開敷次第,連九冬之月;種類若干,多四天所雨。”參見“ 四禪天 ”。

(3).道教以東方九氣青天、南方三氣丹天、西方七氣素天、北方五氣玄天為四天。參閱《雲笈七籤》卷二一。

落落

(1)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孤獨 <落落寡合>

(3) 堆積的樣子

落落大滿。——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鈴語

檐鈴的聲音。語本《晉書·藝術傳·佛圖澄》:“又能聽鈴音以言吉凶,莫不懸驗。” 元 吳師道 《次韻許可用參政從幸承天護聖寺是日升左丞》:“瓦光浮璀璀,鈴語振鏘鏘。” 元 薩都剌 《和友人游鶴林韻》:“竹院東風僧未歸,落日樓臺自鈴語。”《隨園詩話補遺》卷四引 清 蔣莘 《游古寺》詩:“磬聲流樹杪,鈴語繞簷牙。”

雲糺

語本《尚書大傳》卷一下:“於是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後以“雲糺”比喻賢者相聚。 明 楊慎 《李前渠詩引》:“若夫八伯之雲糺,膏澤之醳也; 伍員 之日暆,勞苦之形也。”

扶蓋

狗脊的別名。參見“ 扶筋 ”、“ 強膂 ”。

擁護

(1) 扶助;保護

擁護百姓

(2) 簇擁

花榮等擁護著宋江

(3) 對領袖、黨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贊成並全力支持

擁護改革

(4) 照料;護理

魯惠分付楚娘好生擁護。——《八洞天》

(5) 衛士;侍從

我和你只做得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苦惱,也取不得經來。——《西遊記》

龍象

(1).龍與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諸阿羅漢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大般涅槃經》卷二:“世尊,我今已與諸大龍象菩薩磨訶薩斷諸結漏。”

(2).指高僧。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記序》:“二邊雲徹,方知實相之尊;十剎風行,乃識真如之貴。將使龍象緇服,維明克允。” 清 錢謙益 《<空一齋詩>序》:“ 紫柏大師 以法門龍象,唱道東南。”

(3).指羅漢像。 唐 羅隱 《甘露寺火後》詩:“只道鬼神能護物,不知龍象自成灰。” 宋 蘇軾 《自海南歸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 * 阿羅漢·第十一羅怙羅尊者》:“龍象之姿,魚鳥所驚。” 清 顧炎武 《重登靈岩》詩:“山靜鼪猱棲佛地,堂空龍象散諸天。”

(4).象中體格壯健高大者。《維摩經·不思議品》:“譬如 迦葉 ,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嘉祥 疏:“此言龍象者,只是一象耳,如好馬名龍馬,好象雲龍象也。”

(5).指皇帝。 五代 齊己 《寄吳國西供奉》詩:“瑤闕合陪龍象位,春山休記鷓鴣啼。” 宋 岳珂 《桯史·獻陵疏文》:“爰竭蚍蜉之誠,仰乾龍象之馭。”

六鰲

亦作“ 六鰲 ”。神話中負載五仙山的六隻大龜。相傳 渤海 之東,有一深壑,中有 岱輿 、 員嶠 、 方壺 、 瀛洲 、 蓬萊 五山,乃仙聖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於海,常隨潮波上下往還。“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 龍伯 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於是 岱輿 、 員嶠 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事見《列子·湯問》。 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遠海》詩:“登高丘,望遠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明 夏完淳 《代人贈鎮府》詩:“六鼇還鎮澥,八柱獨承天。”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回港舟中詩》:“雄驅島嶼飛千里,怒戰貔貅走六鰲。”

負戴

(1).以背負物,以頭頂物。亦謂勞作。《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宋 曾鞏 《道山亭記》:“負戴者,雖其土人,猶側足然後能進;非其土人,罕不躓也。” 清 王秀楚 《揚州十日記》:“其往來負戴者,俱焦頭爛額,斷臂折脛。”

(2). 漢 劉向 《列女傳·楚接輿妻》: 接輿 躬耕以為食, 楚王 使使者持金百鎰、車二駟往聘迎之。其妻曰:“義士非禮不動,不為貪而易操,不為賤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為食,親織以為衣,食飽衣暖,據義而動,其樂亦自足矣。若受人重祿,乘人堅良,食人肥鮮,而將何以待之?不如去之。”於是夫負釜甑,妻戴紝器,變名易姓而遠徙,莫知所之。後因以“負戴”指夫妻一起安貧樂道,不慕富貴榮華。 清 錢謙益 《後秋興》詩之一:“負戴相擕守故林,繙經問織意蕭森。” 胡樸安 《生女慰內》詩:“來日祇應同負戴,於今何貴有鬚眉。”

萬劫

(1).亦作“ 萬刼 ”。佛經稱世界從生成到毀滅的過程為一劫,萬劫猶萬世,形容時間極長。 南朝 梁 沉約 《內典序》:“俱處三界,獨與神遊,包括四天,卷舒萬劫。” 宋 蘇軾 《書孫元忠所書<華嚴經>後》:“故佛説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萬劫墮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萬刼;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 許地山 《空山靈雨·<心有事>詩》:“你這樣做,雖經萬劫也不能遂願。”

(2).種種災難;許多災難。 元 祖銘 《宴坐峰》詩:“道人此宴坐,一念萬劫融。” 明 李開先 《十一煞·贈康對山》套曲:“千盤萬折連雲棧,萬劫千灰枉死城,糊突夢誰能醒。” 清 方文 《舟中有感》詩:“萬劫不燒唯富貴,五倫最假是君臣。”

寶勝

古代婦女首飾名。剪綵為勝,飾以金玉,有人勝、方勝、花勝、春勝等。 唐 崔日用 《春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詩:“金屋瑤筐開寶勝,花箋綵筆頌春椒。” 宋 楊萬里 《秀州嘉興館拜賜春幡勝》詩:“綵幡耐夏宜春字,寶勝連環曲水紋。” 元 薩都剌 《漢宮早春曲》:“金環寶勝曉翠濃,梅花飛入 壽陽宮 。”

莊嚴

佛家語。佛家對表相事物,或心理行為的道德意義的修飾、加強,稱為莊嚴。今人以端莊而有威嚴為莊嚴

如是

如此這么;像這樣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清· 劉開《問說》

香炷

點燃著的香。 南朝 陳 何楫 《班婕妤怨》詩:“獨臥銷香炷,長啼費錦巾。” 唐 陸龜蒙 《華陽巾》詩:“須是古壇秋霽後,靜焚香炷禮寒星。” 後蜀 毛熙震 《更漏子》詞:“綃幌碧,錦衾紅。博山香炷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雲翠仙》:“又有優婆夷塞,率眾男子以百十,雜跪神座下,視香炷為度,名曰‘跪香’。”

層標

重迭的山峰。 唐 高霽 《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 王琦 註:“層標謂山峯之層迭者。”

歷歷

一個個清晰分明

歷歷可數

歷歷在目

江山

江河和山嶺,指國家的疆土或政權

江山如此多嬌

江山險固。——《資治通鑑》

江山如畫。——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歡喜

(1) 喜愛、愛好

她歡喜拉手風琴

(2) 喜歡、喜愛

歡喜滑水

八部

(1).佛教分諸天鬼神及龍為八部。《翻譯名義集·八部》:“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脩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因八部中以天、龍二部居首,故又稱天龍八部。 唐 劉禹錫 《送深法師游南嶽》詩:“十方傳句偈,八部會壇場。”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一:“遙知法會 靈山 在,八部天龍禮我言。”

(2). 南匈奴 的八部。《後漢書·南匈奴傳》:“二十四年春,八部大人共議立 比 為 呼韓邪單于 ,以其大父嘗依 漢 得安,故欲襲其號。”

(3).指 契丹 的八部。《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 契丹 ﹞其部族之大者曰 大賀氏 ,後分為八部,其一曰 但皆利部 ,二曰 乙室活部 ,三曰 實活部 ,四曰 納尾部 ,五曰 頻沒部 ,六曰 內會雞部 ,七曰 集解部 ,八曰 奚嗢部 。部之長號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統八部。”

細風

微風。 唐 杜甫 《王十五前閣會》詩:“ 楚 岸收新雨,春臺引細風。” 宋 張孝祥 《水龍吟·望九華山作》詞:“竹輿曉入 青陽 ,細風涼月天如水。”

纖纖

形容小巧或細長而柔美

十指纖纖

纖纖作細步。——《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造極

(1).到達最高點。 晉 廬山諸道人 《游石門詩》序:“既至,則援木尋葛,歷險窮崖,猿臂相引,僅乃造極。於是擁勝倚巖,詳觀其下。” 清 唐甄 《潛書·虛受》:“其心如是,是以受攝廣大,造極無上,而與天地準也。”

(2).喻達到完美之境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然物有恆姿,而思無定檢;或率爾造極,或精思愈疏。” 陸侃如 等註:“達到理想的境地。” 唐 皎然 《詩式·文章宗旨》:“ 康樂公 早歲能文,性穎神澈,及通內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詩,發皆造極。” 明 胡應麟 《詩藪·近體下》:“大概 李 ( 李白 )寫景入神, 王 ( 王昌齡 )言情造極。”

朱欄

朱紅色的圍欄。 唐 李嘉祐 《同皇甫冉登重元閣》詩:“高閣朱欄不厭游,蒹葭白水遶長洲。”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詩:“攝身凌蒼霞,同憑朱欄語。”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觀其俛受金絙,俯入朱欄,既聽樂而率舞,亦仰德而來觀。”

仰俯

(1).頭仰起又俯下。指施禮應酬。 宋 陸游 《上丁》:“白頭奉祀事,恐懼劇仰俯。”

(2).仰望和俯視。指觀覽景色。 宋 蘇軾 《上巳日與二三子攜酒出隨所見》詩:“南上古臺臨斷岸,雪陣翻空迷仰俯。” 宋 葉適 《奉賦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園詠歸堂》詩之一:“豈無 濠 上亭,蹙步難仰俯!”

忘憂

(1).忘卻憂愁。《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夫酒忘憂,故能消之也。” 唐 張說 《喜度嶺》詩:“見花便獨笑,見草即忘憂。”

(2).萱草的別名。 唐 陳子昂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詩:“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本草經》云:萱,一名忘憂。” 元 錢抱素 《瑣窗寒·題玉山草堂》詞:“書帶生香,忘憂弄色,四窗虛悄。” 清 黃宗羲 《小園記》:“因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憂、含笑。”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釋迦

(1). 印度 種族名。 釋迦牟尼 即出生於此族。參閱《釋氏要覽》。

(2). 釋迦牟尼 的簡稱。 南朝 梁 沉約 《答陶華陽》:“《難》雲, 釋迦 之現,近在 莊王 , 唐 虞 夏 殷 ,何必已有, 周公 不言,恐由未出。” 元 耶律楚材 《燕京大覺禪寺奧公乞經藏記既成以詩戲之》:“詞源老去苦無多,強著閒文讚 釋迦 。”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今諸山知識,往往互詆為魔, 釋迦 之預記,胡不爽乃爾耶?”

詩詞推薦

  • 海上和郎戩員外赴倅職

    李中唐代〕宋玉逢秋何起悲,新恩委寄好開眉。班升鴛鷺頻經歲,任佐龔黃必暫時。乍對煙霞吟海嶠,應思蘋蓼夢江湄。一朝
  • 司馬廳獨宿

    白居易唐代〕荒涼滿庭草,偃亞侵檐竹。府吏下廳簾,家僮開被袱。數聲城上漏,一點窗間燭。官曹冷似冰,誰肯來同宿?
    登六和塔作原文_登六和塔作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五十首

    釋心月宋代〕敕書來自九重天,寶墨琳琅色尚鮮。移怪岩間枯樹子,和根植向鷲峰巔。
  • 宿江叟島居

    張喬唐代〕一家煙島隈,竹里夜窗開。數派分潮去,千檣聚月來。石樓雲斷續,澗渚雁徘徊。了得平生志,還歸築釣台。
  • 夜雨

    乾隆清代〕冬雪欣滋脈,春霖復應期。即功民可望,慰志我應知。數日風稍作,成峰雲似遲。秧針方茁際,麥腹正含時。重上
  • 過常州府城八韻

    乾隆清代〕傍堤維鳳艒,紆路策龍駒。問俗闠闤度,覲光老幼趨。舟車引百越,襟帶控三吳。泰伯高風在,賀公嘉政臚。人文
  •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遊石頭庵過三生藏窮深極

    胡寅宋代〕誰聞玉磬即過門,漫說金燈不破昏。等是此身俱物化,云何五百至今存。
    登六和塔作原文_登六和塔作的賞析_古詩文
  • 後園雙松

    李復宋代〕群木喜春妍,凋落寒霜苦。昂藏兩大夫,森然須鬣古。堅姿不可回,正色少媚嫵。清風發好音,和氣琴中語。
    登六和塔作原文_登六和塔作的賞析_古詩文
  • 立春謝司法有詩次韻

    方岳宋代〕誰將健筆破天葩,清曉園林儘是花。寒人崖雲齋未久,詩腸雖吼尚禁茶。
    登六和塔作原文_登六和塔作的賞析_古詩文
  • 宿峽市

    楊雯宋代〕人煙正搖落,樓笛頗清圓。老樹依山驛,東風上峽船。江湖萬里外,燈火十年前。世路能令老,吾生且醉眠。
    登六和塔作原文_登六和塔作的賞析_古詩文
  • 同萬益之劉平子登圭峰得猿字

    李之標明代〕侵晨同策杖,攀陟幾巑岏。秋老山容淡,僧閒法界尊。玄言堪捉麈,幽谷不聞猿。到此囂緣絕,無令客思繁。
  • 更漏子

    溫庭筠唐代〕背江樓,臨海月,城上角聲嗚咽。堤柳動,島煙昏,兩行征雁分。京口路,歸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銀燭盡,玉繩
    登六和塔作原文_登六和塔作的賞析_古詩文
  • 簡吉老

    吳則禮宋代〕盱眙水落秋雁回,都梁霜薄梅花開。極知玄文不浪與,踽踽故作侯芭來。
  • 西江月(書懷)

    龔大明宋代〕我本無為野客,飄飄浪跡人間。一時被命住名山。未免隨機應變。識破塵勞擾擾,何如樂取清閒。流霞細酌詠詩篇
    登六和塔作原文_登六和塔作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畫竹

    仇遠宋代〕新筍籜半含,節下粉猶綠。指日南風來,吹作階庭玉。
  • 和桃源宰趙存禮韻

    陽枋宋代〕三時不害試鳩工,築鑒輪輿職自攻。利器祗因盤錯見,淳風須信古今同。野花桃三谷逢好,春草池塘待雪融。洞口
  • 依韻答韓侍御

    范仲淹宋代〕雖叨世契與鄰藩,東道瞻風御史尊。鄭館昔時延下客,於家今日見高門。我居方面榮為懼,君向台端直且溫。彼此
    登六和塔作原文_登六和塔作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太白酒樓

    周子固元代〕神龍不可羈,竟脫萬乘屣。舊事寄金鑾,遺蹟委荒址。憑闌意無限,風月空自美。不見騎鯨人,吟情渺何許。
  • 餞常熟宰

    万俟紹之宋代〕多幸三的依德字,喜無一事到公庭。庭前柳是公遺愛,去後相看眼更青。
    登六和塔作原文_登六和塔作的賞析_古詩文
  • 祀岱廟·其二

    乾隆清代〕祀視三公舊典行,配天生物鎮蒼精。崇朝所冀雲蒸雨,大德應符震出亨。寢殿端居帝偕後,仙壇配享弟隨兄。泰山
登六和塔作原文_登六和塔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