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岱廟·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祀岱廟·其二原文

祀視三公舊典行,配天生物鎮蒼精。

崇朝所冀雲蒸雨,大德應符震出亨。

寢殿端居帝偕後,仙壇配享弟隨兄。

泰山林放如相擬,久矣禋宗不易明。

詩詞問答

問:祀岱廟·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祀岱廟·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祀岱廟·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

參考注釋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周 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一說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西漢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為三公, 東漢 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見《通典·職官一》。

(3).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但已非實職。

(4).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見《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5).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 張守節 正義:“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並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變出陰陽,主佐機務。”《晉書·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舊典

(1).舊時的制度、法則。《書·君牙》:“ 君牙 ,乃惟由先正舊典時式。” 孔穎達 疏:“惟當奉用先世正官之法,諸臣所行故事舊典,於是法則之。” 漢 蔡邕 《故太尉喬公廟碑》:“值饉荒,諸郡飢餒,公開倉廩以貸,救其命。主者以舊典宜先請。”《清史稿·后妃傳序》:“ 世祖 定鼎,循前代舊典。”

(2).古代的典籍。 漢 班固 《東都賦》:“唯子頗識舊典,又徒馳騁乎末流。”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 韓子 所見,蓋 周 之舊典禮經也。”

(3).老典故。《紅樓夢》第七六回:“ 黛玉 笑道:‘我説你不曾見過書呢,“吃餅”是舊典。《唐書》《唐志》,你看了來再説。’”

配天

(1).與天相比並。《書·君奭》:“故 殷 禮陟配天,多歷年所。” 蔡沉 集傳:“故 殷 先王終以德配天,而享國長久也。”《禮記·中庸》:“高明配天。” 孔穎達 疏:“言聖人功業高明,配偶於天,與天同功,能覆物也。” 宋 蘇軾 《興龍節功德疏文》之一:“伏願皇帝陛下,配天而治,如日之中,安樂延年。” 郭沫若 《文藝論集·王陽明禮讚》:“橫則齊家、治國、平天下,縱則贊化育、參天地、配天。”

(2).古帝王祭天時以先祖配祭。《詩·大雅·生民序》:“《生民》,尊祖也, 后稷 生於 姜嫄 , 文 武 之功,起於 后稷 ,故推以配天焉。”《漢書·郊祀志下》:“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緣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之,遂及始祖。是以 周公 郊祀 后稷 以配天。”《資治通鑑·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是故以 微子 而代 紂 則 成湯 配天矣。” 胡三省 註:“ 鄭玄 義曰:物之大者莫若於天;推父比天,與之相配,行孝之大,莫大於此,所謂‘嚴父莫大於配天’也。又 孔氏 曰:《禮記》稱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俱為其本,可以相配,故王者皆以祖配天。”

(3).謂受天命為天子。《莊子·天地》:“ 齧缺 可以配天乎?” 郭象 註:“謂為天子。”

(4).謂如天之長久。 明 張居正 《軒皇問道治世長生頌》:“康齡不老,度歲百千,子孫萬葉,配天永延。”

生物

有生命的物體,具有生長、發育、繁殖等能力,能通過新陳代謝作用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森林生物

只有幾隻蒼鷹在高空盤旋,看不見旁的生物。——《孟姜女》

崇朝

終朝。從天亮到早飯時。有時喻時間短暫,猶言一個早晨。亦指整天。崇,通“ 終 ”。《詩·鄘風·蝃蝀》:“朝隮於西,崇朝而雨。” 毛 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為終朝。”《後漢書·蔡邕傳》:“或畫一策而綰萬金,或談崇朝而錫瑞珪。” 唐 陳子昂 《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嗟乎!朝廷子入,期富貴於崇朝;林嶺吾棲,學神仙而未畢。”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春遊有感》詩之四:“崇朝驛騎馳千里,一夜捷書奏九重。” 郭沫若 《井岡山巡禮》詩:“崇朝霖雨欣方霽,公路斷橋不可過。”

雲蒸

(1).雲氣升騰。《淮南子·原道訓》:“風興雲蒸,事無不應。” 明 李夢陽 《野風》詩:“月滉魚龍醒,雲蒸豺虎驕。”

(2).指升騰的雲氣。《文選·左思<吳都賦>》:“歊霧漨浡,雲蒸昏昧。” 劉良 註:“水氣蒸而為雲。”

(3).水氣,水蒸氣。 宋 梅堯臣 《送臨江軍監酒李太博》詩:“霧氣多成雨,雲蒸易損衣。”

(4).熱氣騰騰貌。 南朝 梁簡文帝 《和贈逸民應詔》:“乾迴龍動,雲蒸冰煥。” 元 袁桷 《次韻李伯宗苦熱》:“角枕雲蒸紋欲斷,蠟燈煙暖淚難禁。”

(5).比喻盛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 陳思 以公子之豪,下筆琳瑯;並體貌英逸,故俊才雲蒸。” 魯迅 《<唐宋傳奇集>序例》:“惟自 大曆 以至 大中 中,作者雲蒸,鬱術文苑。”

(6).比喻英豪奮起。 漢 班固 《典引》:“海內雲蒸,雷動電熛。” 嚴復 《主客平議》:“況今者全球雲蒸,五洲趾錯,物競之風潮甚大。”

大德

(1) 大功德;大恩

吾且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2) 品德高尚

(3) 德行高尚的人

(4) 大節,堅定地按照道德、藝術和其他價值準則辦事

應符

應驗符命。《後漢書·蘇竟傳》:“太白、辰星自亡 新 之末,失行筭度,以至於今……皆大運盪除之祥,聖帝應符之兆也。”《晉書·邵續傳》:“國家應符撥亂,八表宅心,遺 晉 怖威,遠竄 揚 越 。”

寢殿

(1).帝王的寢宮,臥室。 唐 顏師古 《隋遺錄》卷下:“帝披單衣亟行擒之,乃宮婢 雅娘 也,迴入寢殿, 蕭妃 誚笑不知止。” 宋 無名氏 《劍俠傳·田膨郎》:“ 唐文宗皇帝 嘗寶白玉枕, 德宗 朝 於闐國 所貢,雕琢奇巧,蓋希代之寶,置寢殿帳中。”《初刻拍案驚奇》卷七:“ 法善 道:‘玉笛何在?’ 玄宗 道:‘在寢殿中。’”

(2).宗廟中收藏祖先衣冠之殿堂。《清史稿·禮志五》:“古者廟前寢後,廟以祭饗,今前殿是,寢以藏衣冠,今中殿後殿是。茲所當議者,藏衣冠寢殿耳。應就中殿左建寢殿,祭饗仍在前殿。”參見“ 寢廟 ”。

(3).陵墓的正殿。《後漢書·祭祀志下》:“ 秦 始出寢,起於墓側, 漢 因而弗改,故陵上稱寢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寢之意也。”《新唐書·虞世南傳》:“ 堯 葬壽陵,因山為體,無封樹、寢殿、園邑,棺槨足以藏骨,衣衾足以朽肉。”

端居

謂平常居處。 唐 孟浩然 《臨洞庭贈張丞相》詩:“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明 雷士俊 《寄王築夫》詩:“寂寞荒村靜,端居念遠朋。”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淄川小聖人》:“先生端居緘默;遇有問難,輒指畫談議,袞袞滔滔,竟晷不倦。”

仙壇

(1).指仙人住處。 唐 元結 《登九疑第二峰》詩:“ 九疑 第二峰,其上有仙壇。” 唐 劉滄 《經 * 山》詩:“山頂白雲千萬片,時聞鸞鶴下仙壇。”

(2).祭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高築仙壇海日曉,諸天羣靈俱到,列星眾宿來朝。”

配享

亦作“ 配饗 ”。1.享,通“ 饗 ”。合祭;祔祀。古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晉書·樂志上》:“我皇受命,奄有萬方,郊祀配享,禮樂孔章。”

(2).享,通“ 饗 ”。合祭;祔祀。指功臣祔祀於帝王宗廟。《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詔祀故尚書令 荀攸 於 太祖 廟庭”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臣 松之 以為故 魏氏 配饗不及 荀彧 ,蓋以其末年異議,又位非 魏 臣故也。” 宋 高承 《事物紀原·禮祭郊祀·配饗》:“功臣配饗之禮,由 商 人始也。” 清 陳倫 《張循王墓》詩:“兩宮魄冷冰天月,配饗反旌讒諂骨。” 章炳麟 《訄書·哀清史》:“及其弄臣酷吏,配享在下,相引以為華。”

(3).享,通“ 饗 ”。合祭;祔祀。指 孔子 弟子或歷代名儒祔祀於 孔 廟。《新唐書·常袞傳》:“其後 閩 人春秋配享 袞 於學官雲。”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宣聖配享》:“ 元 初,釋奠先聖,以 顏 孟 配享,蓋用 宋 金 舊制,至 延祐 三年,始增 曾子 、 子思 配享。” 魯迅 《偽自由書·文章與題目》:“鷹犬塞途,乾兒當道, 魏忠賢 不是活著就配享了 孔 廟么?”

(4).享,通“ 饗 ”。謂有資格承當某事。《書·呂刑》:“惟克天德,自作元命,配享在下。” 孔穎達 疏:“享,訓當也。是此人能配當天命在於天之下。”一說,謂配天享祿。 孫星衍 疏:“配謂配天,享謂享其祿,言惟能肩任天德,自作善命,則配天命而享天祿於下矣。”

(5).享,通“ 饗 ”。媲美。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近日雅慕此道,刻欲追蹤 元 人,配饗 若士 者儘多,而究竟作者寥寥,未聞絶唱。”《西湖佳話·六橋才跡》:“我今到 杭州 ,若得在 西湖 上也做些好事,與 李 白 二公配饗,好不快心!”

泰山

(1) 東嶽,中國五嶽之首,中國名山,海拔1524米,位於山東泰安境內。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禪、祭告天地,多古蹟和文人墨跡,為旅遊勝地

(2) 古人把泰山作為高山的代表,常用來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寶貴的事物

有眼不識泰山

(3) 妻父的代稱

呼妻父為泰山,一說雲,泰山有丈人峰。—— 晁說之《晁氏客語》

禋宗

祀六宗。《文選·陸倕<石闕銘>》:“類帝禋宗,光有神器。” 李善 注引《書》:“禋於六宗。”參見“ 六宗 ”。

不易

(1).艱難,不容易。《詩·大雅·文王》:“宜鑒於 殷 ,駿命不易。” 朱熹 集傳:“不易,言其難也。”《論語·子路》:“為君難,為臣不易。”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要知此種文字,作之可憐,出之不易。” 毛 *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序言二》:“對於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詞,作了一些註解。”

(2).不改變;不更換。《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註:“不為世俗所移易。”《漢書·哀帝紀》:“制節謹度以防奢淫,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顏師古 註:“言為常法,不可改易。” 宋 蘇軾 《仇池筆記·記張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覺有垢穢氣。”

詩詞推薦

祀岱廟·其二原文_祀岱廟·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