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讀貞觀政要》
全文:
君子慎言行,其發乃樞機。
出身發乎邇,千里應在茲。
所以古聖王,左右史有司。
匪惟記善惡,亦以謹起居。
遙遙三代下,不乏為君師。
漢文唐太宗,高山予仰跂。
漢帝質無忝,唐皇文有餘。
至今政要書,炳然法則垂。
求賢與納諫,簡編多令儀。
獨於觀史事,不能我無疑。
文皇信英辟,易理豈不知。
九皋鶴聞野,榮辱應不遲。
詎藉金匱藏,卻觀知所為。
遂良執簡記,傳信恆於斯。
秘之不與觀,固也非達宜。
禮雲記動言,非禮戒宴私。
不觀史何據,或者其未思。
善哉劉洎言,人君日月齊。
設遂良不記,天下皆記之。
復如封宇文,至唐皆進規。
使其記隋事,筆應多詭辭。
豈能掩煬惡,煬惡誰直書。
參考注釋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政要
(1) 施政要領
披露失得,指陳政要。——《後漢書》
(2) 政府要人
至目前為止,決定出席會議政要為數不多
炳然
(1).明顯貌;明白貌。《漢書·劉向傳》:“﹝陛下﹞決斷狐疑,分別猶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則百異消滅而眾祥並至。” 唐 孫樵 《與友人論文書》:“煥然如日月之經天,炳然如虎豹之異犬羊也。” 明 張居正 《跋<葉母還金傳>》:“還金至小節,非 葉母 母儀婦訓之炳然者,而士大夫鹹極稱之。”
(2).光明貌。 宋 蘇軾 《謝孫舍人啟》:“穆如清風,草木皆靡;炳然白日,霰雪自消。”
法則
(1) 規律
自然的法則
(2) 法度;規範
(3) 方法,辦法
我教你一個法則,喚做負荊請罪。——《水滸傳》
乾隆名句,讀貞觀政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