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乾隆寶塔院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寶塔院》

全文:
兩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壞有名言。
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舍利

又作“舍利子”。意為屍體或身骨,佛教稱釋迦牟尼遺體火焚後結成的珠狀物。後來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燼

絲髮

(1).如絲之發。《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歌三》:“宿昔不梳頭,絲髮被兩肩。”

(2).猶絲毫。形容細微。《後漢書·南匈奴傳》:“往者雖有和親之名,終無絲髮之効。”《魏書·律曆志上》:“臣年垂七十,日就衰頽,恐一朝先犬馬,竟無絲髮之益。”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一書》:“嘗自謂於聖人之道,有絲髮之見焉。” 明 唐順之 《送邑令李龍罔擢戶部主事序》:“絲髮無耗於國,而百萬有益於民者,凡四五條。”

(3).指細微事物。《晉書·庾羲傳》:“臣受恩奕世,思盡絲髮。” 宋 范仲淹 《奏上時務書》:“以進藥石為虛言,以陳絲髮為供職。” 清 唐孫華 《宋堅齋刑部齋中觀南巡圖恭紀》詩:“大包岳瀆穿冥涬,細摹絲髮窮毫釐。”

文殊

佛教菩薩名。 文殊師利 或 曼殊室利 的省稱。意譯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頂結五髻,象徵 大日如來 的五智;持劍、騎青獅,象徵智慧銳利威猛。為 釋迦牟尼佛 的左脅侍,與司“理”的 普賢菩薩 相對。 中國 傳其說法道場為 山西省 五台山 。 晉 殷晉安 《文殊象贊》:“ 文殊 淵睿,式昭厥聲。”《四遊記·唐三藏被難得救》:“願佛慈悲,早見 文殊 金身,賜我真經,留傳東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相傳山上徧地皆黃金, 觀音 、 文殊 猶生。”

世尊

佛陀的尊稱。《四十二章經》:“爾時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維。” 隋 慧遠 《無量壽經義疏》卷上:“佛備眾德,為世欽仰,故號世尊。”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世尊説法不用一方之語。”

乾隆名句,寶塔院名句

詩詞推薦

  • 補陀山

    陳允平宋代〕茫茫東海東,古洞石玲瓏。蓬島三山近,華夷一水通。魚龍多變化,日月自虛空。此境元非幻,人心隱顯中。
    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詩詞名句
  • 得菊並詩

    司馬光宋代〕黃花小墢和煙斸,野興蕭蕭已相逐。同來更得詩句兼,久立看詩忘栽菊。
  • 訴衷情(濡溪悼舊)

    黎廷瑞宋代〕曲屏深院赴幽期。心事夢雲知。佩環零亂何處,江上草離離。日平西,天似幕,月如眉。依稀還記,兩岸楊花,送
    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詩詞名句
  • 巴江雨夜

    楊憑唐代〕五嶺天無雁,三巴客問津。紛紛輕漢暮,漠漠暗江春。青草連湖岸,繁花憶楚人。芳菲無限路,幾夜月明新。
    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詩詞名句
  • 憶故廬

    鄭剛中宋代〕不如當日在山家,修竹叢中一逕斜。飽食醉眠渾沒事,風朝雨夜祗愁花。
    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詩詞名句
  • 頌古十七首

    釋師觀宋代〕比此為津梁,赤體露堂堂。風光都買盡,當處是家鄉。
    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詩詞名句
  • 寄龍井辯才法師三絕

    蘇轍宋代〕我兄教我過東吳,遺墨山間無處無。忽報冬潮催出堰,俗緣深重道心粗。
    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詩詞名句
  • 贈薛秀才

    韋莊唐代〕相辭因避世,相見尚兵戈。亂後故人少,別來新話多。但聞哀痛詔,未睹凱旋歌。欲結岩棲伴,何山好薜蘿?
    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詩詞名句
  • 皇帝閣端午帖子

    許應龍宋代〕誕敷文德洽寰區,赳赳明明運廟謨。自是不爭應善勝,何須更佩辟兵符。
    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詩詞名句
  • 除夜

    方岳宋代〕幸有牛衣暖似春,可曾半字日邊人。不知相國何為者,撩得諸公屋大嗔。
    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詩詞名句
如尋舍利及絲髮,未識文殊與世尊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