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會福嚴慈覺大師》
全文:
慈覺初見我,背呼仰而應。
遂同宿湘上,夜語如建瓴。
犀顱氣不讋,虎頷目有棱。
精彩類澄觀,突兀掩萬僧。
喬嶽占南極,寒翠知幾層。
此老家此山,親分漳水燈。
寶坊天雨華,午梵盤清冥。
欲知法席盛,但看道價增。
破夏出山來,乃爾忘規繩。
蓋皮為之災,公卿慕聲稱。
我幸無子累,痴鈍人所憎。
平生寢飯外,摩挲一枝藤。
少年入三吳,題詩遍西興。
歸來舟彭蠡,浪山雪崩騰。
匡廬落笑中,萬疊橫空青。
又嘗游並汾,趼足渡河冰。
沖虎上太行,雞鳴見日升。
此樂墮渺莽,坐睡頭鬅鬙。
朅來湘西塢,倦鶴整羽翎。
只待秋風健,祝融期再登。
參考注釋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三吳
(1).地名。 晉 指 吳興 、 吳郡 、 會稽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水》:“ 永建 中, 陽羨 周嘉 上書,以縣( 會稽 )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為 吳 ,以東為 會稽 。 漢高帝 十二年,一 吳 也,後分為三,世號‘ 三吳 ’。 吳興 、 吳郡 , 會稽 其一焉。”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 江 南地潤無塵,人多精藝, 三吳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軍, 長康 散騎,書畫之能,其來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吳興 、 吳郡 、 丹陽 。《通典·州郡十二》:“ 蘇州 , 春秋 吳國 之都也……與 吳興 、 丹陽 為 三吳 。 齊 因之。 陳 置 吳州 。 隋 平 陳 ,改曰 蘇州 。 煬帝 初,復曰 吳州 ,尋為 吳郡 。大 唐 為 蘇州 ,或為 吳郡 。”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今天下安危,在於 淮 楚 。師振則 三吳 安, 三吳 安則國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題桐葉》詩:“ 三吳 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蘇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馬光 《送楊太祝忱知長洲縣》詩:“ 三吳 佳縣首,民物舊熙熙。”
(4).泛指 長江 下游一帶。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吳 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 金 劉致君 《鷓鴣天》詞:“修月客,弄雲娘, 三吳 清興入淋浪。”
題詩
(1).就一事一物或一書一畫等,抒發感受,題寫詩句。多寫於柱壁、書畫、器皿之上。 唐 高適 《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崔顥》:“後游 武昌 ,登 黃鶴樓 ,感慨賦詩。及 李白 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雲。” 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二:“頃見一士題詩隣壁,甚佳。”
(2).指所題寫的詩句。 魯迅 《南腔北調集·“連環圖畫”辯護》:“《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題詩一幅。”
西興
渡口名。在 浙江省 蕭山市 西北。本名 固陵 ,相傳 春秋 時 越 范蠡 於此築城。 六朝 時為 西陵戍 , 五代 吳越 改名“西興”。 宋 蘇軾 《望海樓晚景》詩之三:“江上秋風晚來急,為傳鐘鼓到 西興 。”
釋德洪名句,會福嚴慈覺大師名句
名句推薦
四山凝碧一江橫,讀書唐碑萬感生
臧辛伯《浯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