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二十九·紅線毯(憂蠶桑之費也)》

全文:
紅線毯進貞元中,宣州太守加絲製
太原毳毯既嫌粗,蜀都錦毯仍嫌脆,不如宣州開樣紅線為。
披香廣殿用鋪地,宮人羅襪繡鞋輕,垂手摺腰陳舞隊。
吁嗟奪人之衣為地衣,拾遺補過之人應為刺。
我朝正衙太和殿,染毳作毯供朝見。
近知回部巧織斯,養心地平驛致施。
引見大僚及庶吏,前席奏對恆移時。
是皆發價和雇命製造,而非歲貢勞民為。
至於女伎歌舞則更無其事,如宣州太守者,既不能獻䛕,而香山居士亦將何以致刺辭。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紅線

亦作“ 紅線 ”。1.紅色絲線。 唐 白居易 《紅繡毯》詩:“染為紅線紅於藍,織作披香殿上毯。”

(2).傳說中的 唐 代女俠名。原系 潞州 節度使 薛嵩 的青衣,後掌箋表,號內記室。時 魏博 節度使 田承嗣 將並 潞州 。 嵩 日夜憂悶,計無所出。 紅線 乃夜到 魏郡 ,入 田 寢所,盜床頭金盒歸,以示儆戒。 嵩 復遺書 承嗣 ,以金盒還之。 承嗣 遣使謝罪,願結姻親。 紅線 也辭去,不知所終。見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 明 陸采 《明珠記·寫詔》:“ 紅線 至 魏博 而偷盒,止卻反謀。” 清 趙翼 《美人風箏》詩之六:“挽住尚煩 紅線 手,倦飛或墜 緑珠 樓。”

(3).俗謂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紅線暗中牽繫。因以稱締結婚姻或媒約。《三俠五義》第四回:“據老夫看來,並非妖邪作祟,竟為賢契作紅綫來了。”川劇《柳蔭記》第五場:“才貌兩雙全,命我牽紅線,員外定喜歡!”

(4).借指聘禮。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休傒倖,不要你半絲兒紅綫,成就了一世兒前程。”

(5).喻指貫穿始終的正確思想。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侈靡篇>的研究》:“特別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為人類服務的那種主張,這是《荀子·天論篇》的特色,也是在《侈靡篇》中貫穿著的一道紅線。” 秦牧 《長街燈語·一九七九年的晨鐘》:“‘實事求是’四個字出現了很多次,實際上,它也的確像一根紅線一樣,貫串於整份公報之中。”

見“ 紅綫 ”。

貞元

(1).純正。語本《易·乾》:“元亨利貞。” 高亨 註:“乾,卦名,天也。元,善也。亨,美也。利,利物也。貞,正也。天有善、美、利物、貞正之德……《文言》謂君子亦有此德。” 南朝 梁 江淹 《五侍中為南蠻校尉詔》:“侍中領祕書監驍騎將軍 奐 ,秉心貞元,志局開亮,績譽之美,在公屢彰。”

(2).古以元亨利貞喻春夏秋冬,故借指時令的周而復始和天道人事的轉換。 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紀貞元而應度,按時令以承禧。” 清 葉廷琯 《梅孫以甲乙元旦詩見示依韻和之》:“世事偶然成剝復,天心於此見貞元。”參見“ 貞下起元 ”。

太守

漢朝設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後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太守即遣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太守自謂也。——宋· 蘇軾《教戰守》

太守與客來飲。

太守宴也。

乾隆名句,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二十九·紅線毯(憂蠶桑之費也)名句

詩詞推薦

紅線毯進貞元中,宣州太守加絲製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