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勸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輕
逸人不顧 《注葛仙公氣訣贈友人》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逸人不顧的《注葛仙公氣訣贈友人》
全文:
君今遣我注仙經,我乃為君強釋名。
華岳峰前霞客喜,天台洞裡隱人驚。
雲翔嶂外緣文就,鶴唳天邊為氣成。
奉勸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輕。
參考注釋
奉勸
敬辭。鄭重勸說
奉勸你放規矩些
公除
指帝王身負國事之重,因公權宜禮制,而除喪服。《北史·魏高祖孝文帝紀》:“葬 文明太皇太后 於 永固陵 。甲戌,車駕謁 永固陵 。羣臣固請公除,帝不許。”《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八年》:“於是諸王公皆詣闕上表,‘請時定兆域,及依 漢 、 魏 故事,並太皇太后終制,既葬,公除。’” 胡三省 註:“公除者,以天下為公而除服也。”《舊唐書·代宗紀》:“朕遘此閔凶,攀號罔極,公卿固請,俾聽朝務,斬焉縗絰,痛貫心靈,豈可便議公除,遽移諒闇。”
自秘
深藏而秘不示人。 宋 蘇轍 《邵武游氏老人三清堂紫芝》詩:“丹鼎一丸深自祕,紫芝三葉卻先知。” 明 周履靖 《寄天台褚霞峰》詩:“朝飡自祕煙霞訣,野服旋將薜荔裁。”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以詞曲相傳者猶不及什一,蓋千百人一見者也。凡有能此者,悉皆剖腹藏珠,務求自祕。”
莫教
猶莫非。《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 吳教授 聽得外面聲音,不是別人,是我渾家和 錦兒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這裡?莫教也是鬼?”
流俗
(1) 世俗,一般的風俗習慣
文史星曆近乎仆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 司馬遷《報任安書》
詆盡流俗
(2) 也指一般的風俗習慣。另指世俗之人
相輕
(1).互相輕視、鄙薄。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籤·李夢陽》:“從古文人相輕,由來已然,論者固不必為之左右袒矣。”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七論“文人相輕”--兩傷》:“於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就也更加艱難起來。”
(2).看輕。 唐 杜甫 《久客》詩:“衰顏聊自哂,小吏最相輕。” 明 高啟 《結客少年場行》:“屠沽往往有奇士,慎勿相輕閭里人。”《東周列國志》第十回:“若是忠臣拼一死, 宋 人未必敢相輕。”
逸人不顧名句,注葛仙公氣訣贈友人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奉勸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輕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