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勸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輕

逸人不顧 《注葛仙公氣訣贈友人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逸人不顧的《注葛仙公氣訣贈友人》

全文:
君今遣我注仙經,我乃為君強釋名。
華岳峰前霞客喜,天台洞裡隱人驚。
雲翔嶂外緣文就,鶴唳天邊為氣成。
奉勸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輕

逸人不顧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奉勸

敬辭。鄭重勸說

奉勸你放規矩些

公除

指帝王身負國事之重,因公權宜禮制,而除喪服。《北史·魏高祖孝文帝紀》:“葬 文明太皇太后 於 永固陵 。甲戌,車駕謁 永固陵 。羣臣固請公除,帝不許。”《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八年》:“於是諸王公皆詣闕上表,‘請時定兆域,及依 漢 、 魏 故事,並太皇太后終制,既葬,公除。’” 胡三省 註:“公除者,以天下為公而除服也。”《舊唐書·代宗紀》:“朕遘此閔凶,攀號罔極,公卿固請,俾聽朝務,斬焉縗絰,痛貫心靈,豈可便議公除,遽移諒闇。”

自秘

深藏而秘不示人。 宋 蘇轍 《邵武游氏老人三清堂紫芝》詩:“丹鼎一丸深自祕,紫芝三葉卻先知。” 明 周履靖 《寄天台褚霞峰》詩:“朝飡自祕煙霞訣,野服旋將薜荔裁。”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以詞曲相傳者猶不及什一,蓋千百人一見者也。凡有能此者,悉皆剖腹藏珠,務求自祕。”

莫教

猶莫非。《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 吳教授 聽得外面聲音,不是別人,是我渾家和 錦兒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這裡?莫教也是鬼?”

流俗

(1) 世俗,一般的風俗習慣

文史星曆近乎仆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 司馬遷《報任安書》

詆盡流俗

(2) 也指一般的風俗習慣。另指世俗之人

相輕

(1).互相輕視、鄙薄。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籤·李夢陽》:“從古文人相輕,由來已然,論者固不必為之左右袒矣。”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七論“文人相輕”--兩傷》:“於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就也更加艱難起來。”

(2).看輕。 唐 杜甫 《久客》詩:“衰顏聊自哂,小吏最相輕。” 明 高啟 《結客少年場行》:“屠沽往往有奇士,慎勿相輕閭里人。”《東周列國志》第十回:“若是忠臣拼一死, 宋 人未必敢相輕。”

逸人不顧名句,注葛仙公氣訣贈友人名句

詩詞推薦

  • 再游平山堂即景雜詠八首·其八

    乾隆清代〕梅塢西鄰即蜀岡,春風依舊坐山堂。適來絲管真嫌聒,恰喜松風一掃涼。
  • 宴集

    程祁宋代〕九老當年樂有餘,於今五老更歡娛。喬松百尺倚天外,也許蒿萊入畫圖。
  • 見諸姬學玉台體

    皇甫冉唐代〕艷唱召燕姬,清弦待盧女。由來道姓秦,誰不知家楚。傳杯見目成,結帶明心許。寧辭玉輦迎,自堪金屋貯。朝朝
    奉勸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輕 詩詞名句
  • 摸魚兒

    姜夔宋代〕猷露坐月飲,戲吟此曲,蓋欲一洗鈿合金釵之塵。他日野處見之,甚為予擊節也向秋來、漸疏班扇,雨聲時過金井
    奉勸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輕 詩詞名句
  • 須菩提贊

    釋了惠宋代〕道個希有世尊,不知口是禍門。至今看經未了,立得拄杖生根。
    奉勸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輕 詩詞名句
  • 內人臂白鸚鵡圖

    陳深宋代〕華清宮中歌既醉,南海奇禽無爭致。玉環最愛雪衣孃,當時曾得龍顏媚。璿房雕檻春日長,繡繃嬌兒在傍戲。君王
  • 釋曉瑩宋代〕日色今朝分外明。
    奉勸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輕 詩詞名句
  • 陪陳使君宴南山亭

    洪芻宋代〕曉露無塵夜雨收,日光穿漏趁公游。煙花淡盪連三里,雲樹低迷羃一州。岡轉臥龍春色老,氣橫野馬夕陽愁。林間
  • 送夔州班使君

    盧綸唐代〕曉日照樓船,三軍拜峽前。白雲隨浪散,青壁與城連。萬嶺岷峨雪,千家橘柚川。還知楚河內,天子許經年。
    奉勸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輕 詩詞名句
  • 寄漢陽趙尉沔

    賀鑄宋代〕慶湖遺老坐詩窮,強仕之年百病攻。誰謂南昌祿隱翁,伏枕呻吟四壁空。相思限此江西東,寄聲每托江頭風。斯言
奉勸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輕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