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仲寄秋日巡海雜詩原文
不見宋生久,詩來海上峰。
振衣臨渤碣,長嘯動魚龍。
孤竹瞻高節,烏丸指舊封。
聽潮相憶處,吟斷角山鍾。
詩詞問答
問:牧仲寄秋日巡海雜詩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牧仲寄秋日巡海雜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牧仲寄秋日巡海雜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冬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九
參考注釋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海上
(1).海邊;海島。《呂氏春秋·恃君》:“ 柱厲叔 事 莒敖公 ,自以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則食菱芡,冬日則食橡栗。”《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公孫弘 ﹞家貧,牧豕海上。”《後漢書·荀爽傳》:“﹝ 荀爽 ﹞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 漢 濱。” 明 陸深 《春雨堂隨筆》:“予家海上,園亭中喜種雜花。”
(2).指湖濱。《文選·江淹<恨賦>》:“遷客 海 上,流戍 隴 陰。” 李善 注引《漢書》:“ 匈奴 乃徙 蘇武 北海 上無人處。”
(3).海面上。《漢書·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則方士爭言之。” 南朝 梁 沉約 《夕行聞夜鶴》詩:“愍海上之驚鳧,傷雲閒之離鶴。”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進士見寄次韻》:“意超海上鷹,運跼轅下駒。”
(4).指 上海 。猶言 滬 上。《海上花列傳》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來,南部煙花日新月盛。” 馮自由 《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壬寅春,旅 滬 志士 餘杭 章炳麟 ……因聯絡 海 上有志之士,發起中國教育會為策動機關。” 王旡生 《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吾聞 海 上諸君子,發大願合大力,既賡續此報,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嘗不為之距躍三百,喜而不寐也。”
振衣
抖衣去塵,整衣。《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註:“去塵穢也。” 晉 陸機 《招隱詩》:“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唐 白居易 《偶作》詩之二:“日出起盥櫛,振衣入道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急起篝燈,振衣冥索。”
長嘯
(1).大聲呼叫。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長嘯哀鳴,翩幡互經。” 宋 岳飛 《滿江紅·寫懷》詞:“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許地山 《空山靈雨·生》:“它在竹林里長著的時候,許多好鳥歌唱給它聽,許多猛獸長嘯給它聽。”
(2).撮口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顧盼遺光采,長嘯氣若蘭。”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向聞長嘯月下,韻甚清激,私心奉慕,願接清論。” 宋 蘇軾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淵明 賦《歸去》,浩歌長嘯老 斜川 。”《群音類選·四節記·復游赤壁》:“長嘯若輕狂,振山林谷應如璜。”
(3).鍾之別名。 唐 馮贄 《南部煙花記·樂器名》:“鐘,一名為長嘯。”
魚龍
(1).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周禮·地官·大司徒》“鱗物” 漢 鄭玄 註:“魚龍之屬。”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草木之遇陽春,魚龍之逢風雨。”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贄 《環陽樓晚眺得碁字》詩:“水底魚龍醒,花間鳥鵲飢。” 清 吳偉業 《黃河》詩:“白浪日崔嵬,魚龍亦壯哉。”
(2).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猞猁模型。亦為該項百戲雜耍名。《漢書·西域傳贊》:“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牴之戲以觀視之。” 顏師古 註:“魚龍者,為舍利之獸,先戲於庭極,畢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魚,跳躍潄水,作霧障日,畢,化成黃龍八丈,出水敖戲於庭,炫燿日光。” 唐 楊炯 《奉和上元酺宴應詔》:“百戲騁魚龍,千門壯宮殿。” 宋 蘇軾 《次韻答錢穆父作詩見及》:“魚龍絶伎來千里,斑白遺民數四朝。”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我還得經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有白面無常鬼、藍面閻羅王、魚龍、轎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動物名。外形像魚,生於海洋。四肢槳狀,適於游泳。眼大。嘴長,牙齒尖銳,肉食。卵胎生。於侏羅紀最繁盛。
孤竹
(1).獨生的竹。《周禮·春官·大司樂》:“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圜丘奏之。” 鄭玄 註:“孤竹,竹特生者。” 賈公彥 疏:“孤竹,竹特生者,謂若 嶧陽 孤桐。” 漢 班固 《東京賦》:“爾乃孤竹之管,雲和之瑟,雷鼓鼝鼝,六變既畢,冠華秉翟,列舞八佾。” 漢 劉楨 《贈從弟》詩之二:“鳳凰集南嶽,徘徊孤竹根。” 唐 楊炯 《盂蘭盆賦》:“孤竹之管,雲和之瑟,麒麟在郊,鳳凰蔽日。”
(2).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因用孤竹製成,故名。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嶧陽 孤桐,不能無絃而激哀響; 大夏 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聲。” 晉 張協 《七命》之二:“吹孤竹,拊雲和,淵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 北周 庾信 《變宮調》之二:“孤竹調陽管,空桑節雅絃。” 宋 張先 《菩薩蠻》詞之一:“佳人學得 平陽 曲,纖纖玉筍橫孤竹。一弄入雲聲,海門江月清。”
(3).古代樂曲名。 北周 庾信 《為晉陽公進玉律秤尺斗升表》:“奏黃鐘而歌大呂,變孤竹而舞《雲門》。”《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六年》“百官皆以為然,乃行之” 元 胡三省 註:“空桑、孤竹之韻足以禮神,《雲門》、《大夏》之容無虧觀德。”
(4). 商 周 時國名。在今 河北省 盧龍縣 。《國語·齊語》:“遂北伐 山戎 ,刜 令支 、斬 孤竹 而南歸。” 韋昭 註:“二國, 山戎 之與也。 令支 ,今為縣,屬 遼西 , 孤竹 之城存焉。”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勸進今上箋》:“ 山戎 孤竹 ,束馬景從。” 唐 張說 《吊國殤文》:“北伐兮東胡,邈 遼陽 兮 孤竹 。” 明 唐寅 《出塞》詩之一:“摐金出 孤竹 ,飛旗掩二 榆 。”
(5).《莊子·讓王》:“昔 周 之興,有士二人,處於 孤竹 ,曰 伯夷 、 叔齊 。”後遂用“ 孤竹 ”借指 伯夷 、 叔齊 。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 之富, 子廉 不以困匱貿銅山之豐。” 南朝 宋 范曄 《逸民傳論》:“ 武 盡美矣,終全 孤竹 之絜。” 唐 李德裕 《贈右衛將軍李安制》:“往者, 產 祿 擅朝, 充躬 交亂,每念王室,殆於阽危,不憚芳蘭之焚,竟全 孤竹 之志。”
(6).竹的一種。 宋 贊寧 《筍譜·孤竹筍》:“ 襄陽 薤山 下有孤竹,三年方生一筍。及筍成竹,竹母已死矣。”
(7).複姓。見《通志·氏族二》。
高節
(1).高其節操,堅守高尚的節操。《莊子·讓王》:“若 伯夷 、 叔齊 者,其於富貴也,苟可得已,則必不賴,高節戾行,獨樂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節也。”《呂氏春秋·離俗》:“高節厲行,獨樂其意,而物莫之害。”《宋書·宗愨傳》:“時天下無事,士人並以文義為業, 炳 ( 宗炳 )素高節,諸子羣從皆好學。”
(2).高尚的節操。《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魯仲連 者, 齊 人也。好奇偉俶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 唐 顧況 《哭從兄萇》詩:“立身有高節,滿卷多好詩。” 清 周亮工 《寄濰縣楊再蘧蔡漫夫於鳴岐》詩之二:“ 箕山 高節推 徐幹 , 北海 雄姿重 孔融 。”
(3).高聳的竹竿。竹有節,故稱。 唐 方乾 《方著作畫竹》詩:“疊葉與高節,俱從毫末生。”
(4).指使臣所持的旄節。其長八尺,故稱。 唐 賈島 《頌德上賈長侍》詩:“高節羽書期獨傳,分符 絳郡 滯長材。”
烏丸
(1).墨的別名。 宋 陳師道 《古墨行》:“ 秦郎 百好俱第一,烏丸如漆姿如石。” 宋 楊萬里 《謝王恭父贈梁杲墨》詩:“君不見, 蜀 人烏丸天下妙,前有 蒲韶 後 梁杲 。”
(2).見“ 烏桓 ”。
(3).姓。 北周 王軌 受賜姓 烏丸 氏。見《周書》本傳。
相憶
相思;想念。《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飲馬長城窟行》:“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唐 杜甫 《夢李白》詩之一:“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前蜀 韋莊 《謁金門》詞之二:“空相憶,無計得傳訊息。”《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深閨只是空相憶,不見關山愁 * 。”
吟斷
吟煞;吟盡。斷,盡、住。 唐 李商隱 《晉昌晚歸馬上贈》詩:“征南予更遠,吟斷 望鄉臺 。” 唐 高蟾 《旅夕》詩:“不堪吟斷無人見,時復寒燈落一花。” 宋 陳與義 《題許道寧畫》詩:“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
山鍾
山寺鐘聲。 唐 王昌齡 《潞府客亭》詩:“秋月對愁客,山鐘搖暮天。” 唐 賈島 《早秋寄題天竺靈隱寺》詩:“山鐘夜度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樓。” 明 李夢陽 《野泊》詩:“山鐘天外落,林火雨中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