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轅的《秋興》
全文:
牢落東南老樹村,蕭蕭木葉擁柴門。
秋聲萬里西風急,雲氣三更北斗昏。
鮑叔交情貧里見,張巡節義死中論。
欲攀蟾桂非無路,猶信仙桃別有源。
參考注釋
鮑叔
鮑叔牙 的別稱。 春秋 時 齊國 大夫。以知人並篤於友誼稱於世。後常以“鮑叔”代稱知己好友。 唐 元稹 《寄樂天》詩:“惟應 鮑叔 猶憐我,自保 曾參 不殺*人。” 鄒韜奮 《經歷》十二:“在我苦學的時候, 郁先生 實在可算是我的‘鮑叔’。”參閱《史記·管晏列傳》。
交情
互相交往而產生的情誼
老交情
貧里
貧民聚居的里巷。 南朝 陳 徐陵 《長乾寺眾食碑》:“或次第於王城,猶棲遑於貧里。” 唐 王維 《游感化寺》詩:“抖擻辭貧里,歸依宿化城。”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三章:“試觀 東倫敦 之貧里,如游地獄, 巴黎 、 紐約 、 芝加哥 貧里亦然。”
張巡
張巡(709-757) : 唐代鄧州南陽(今屬河南)人。開元進士。安史之亂時,他任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縣),抵抗叛軍。後移守睢陽(今河南商丘),與太守許遠共同作戰,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依靠軍民堅守數月不屈。睢陽失守後,遭殺害。義死
為正義而死。《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難狎,易懼而難脅,畏患而不避義死,欲利而不為所非。” 漢 劉向 《說苑·指武》:“必死不如樂死,樂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義死,義死不如視死如歸。”
李轅名句,秋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