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江源的《弘治辛亥四月廿五日余訪同年憲僉鄒君濟時於新喻之石上因留信宿酌酒話舊遂相與聯句得三十六蓋以寫一時會合之情而未暇論其工拙也》
全文:
故人顧我過衡門,握手平生此夕論。
細雨霏微春館酌,遏雲繚繞夜歌喧。
盤堆筍蕨無甘脆,業繼箕裘有子孫。
三徑未荒松菊在,廿年猶喜故交存。
萍蹤不定有離合,世事無憑只覆翻。
良會直須歌伐木,菲才何以賦高軒。
柴桑深處甘恬退,光范門前嘆走奔。
步近龍橋消俗慮,坐臨鹿澗洗囂煩。
海鷗已共忘機事,台閣何勞入夢魂。
壯志有時憂魏闕,碧霄無路扣天閽。
誰將山水歸圖畫,君有封章在諫垣。
三黜展禽惟直道,四知楊子豈私恩。
鬢髯斑白時看鏡,杖屨從容日涉園。
富貴到頭真泡影,行藏隨處任乾坤。
狂瀾筆底誰將挽,雲夢胸中我欲吞。
對局敲棋嫌夜短,呼童剪燭惜花繁。
留連獻酢情何限,狼藉杯盤酒未渾。
明日又從岐路別,幾時重擬共論文。
參考注釋
俗慮
(1).世俗的思想情感。 唐 戴叔倫 《又酬曉燈離暗室》詩之四:“ 楚 僧話寂滅,俗慮比虛空。”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少焉,一輪明月已上林梢,漸覺風生袖底,月到波心,俗慮塵懷,爽然頓釋。”
(2).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陳毅 《莫乾山紀游詞》之五:“ 莫乾 好,最好遊人多。飛瀑 劍池 滌俗慮, 塔山 遠景足高歌。結伴舞婆娑。”
囂煩
喧鬧煩雜。 漢 徐幹 《中論·修本》:“道之於人也,其簡且易耳……非若求盈司利之競逐囂煩也。” 唐 張籍 《三原李氏園宴集》詩:“暮春天早熱,邑居苦囂煩。” 清 鈕琇 《觚賸·蛟橋幻遇》:“如是月餘,頗厭囂煩,挈婢辭去。”
江源名句,弘治辛亥四月廿五日余訪同年憲僉鄒君濟時於新喻之石上因留信宿酌酒話舊遂相與聯句得三十六蓋以寫一時會合之情而未暇論其工拙也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