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行

作者:沈九疇 朝代:明代

西門行原文

出西門,望金天。

東方欲出日,方今入虞淵。

累累誰家墳,松柏始齊肩。

昨日車馬咽道路,行人逼側不敢幹。

盎有儲酒,囊有儲錢。

適來故所歡,何不酣歌明燭前。

醉時不見嗔,醒後還相憐。

哀哉灌仲子,杯酒生戈鋋。

豈不勞斟酌,作色矜一言。

今日樂相樂,毋為鬱抑坐相煎。

詩詞問答

問:西門行的作者是誰?答:沈九疇
問:西門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十七

2. 一解

參考注釋

西門

(1) 位於城牆西方的門

(2) 複姓

金天

(1).西方之天。 漢 張衡 《思玄賦》:“顧金天而嘆息兮,吾欲往乎西嬉。” 唐 李白 《上雲樂》:“金天之西,白日所沒。”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賦》:“月之始也,出金天,突瑤水,光天德兮照千里。” 清 楊潮觀 《偷桃捉住東方朔》:“秉靈顥氣,作鎮金天。” 胡士瑩 校註:“就是西天。金……於方位屬西。”

(2).指秋天;秋天的天空。 唐 陳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詩:“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 唐 王維 《奉和聖制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金天浄兮麗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 趙殿成 箋註:“金天, 唐 人多使金天字,即秋天也。秋於五行屬金,故曰金天。” 清 錢謙益 《謁孔林越翼日謁先聖廟恭述一百韻》:“素節金天肅,高林玉露滋。”

(3).指黃色的天。古時以為祥瑞。《南史·王摛傳》:“ 永明 八年天忽然黃色照地,眾莫能解。司徒法曹 王融 上《金天頌》。 摛 曰:‘是非金天,所謂榮光。’” 清 何啟 胡禮垣 《曾論書後》:“卿雲之歌,金天之頌,來暮之嘆,去思之碑,無當亦無謂也。”

(4).古帝 少昊 的稱號。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 金天 據九鳸以正時。” 王明 校釋:“ 金天氏 ,即 少昊 ,名 摯 , 黃帝 之子。”參見“ 金天氏 ”。

(5). 華岳 神名。 唐玄宗 先天 二年封 華岳 神為 金天王 。 唐玄宗 《西嶽太華山碑銘》:“加視王秩,進號 金天 。” 唐 王維 《華岳》詩:“上帝佇昭日,金天思奉迎。” 趙殿成 箋注引《杜氏通典》:“ 先天 二年,封 華岳 神為 金天王 。”

東方

——複姓 如:東方朔(西漢人,知識豐富,生性恢諧。長於文辭,有不少關於他的傳說)

出日

(1).朝日。《書·堯典》:“寅賓出日,平秩東作。” 蔡沉 集傳:“出日,方出之日。”

(2).日出之處。《書·君奭》:“我鹹成 文王 功於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孔 傳:“日所出之地。”

方今

現今;而今

方今之世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庖丁解牛》

虞淵

亦稱“ 虞泉 ”。傳說為日沒處。《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 虞淵 ,是謂黃昏。”《漢書·揚雄傳上》:“外則正南極海,邪界 虞淵 ,鴻濛沆茫,碣以崇山。”《晉書·束晳傳》:“亦豈能登海湄而抑東流之水,臨 虞泉 而招西歸之日?” 唐 柳宗元 《雜曲歌辭》之一:“君不見 夸父 逐日窺 虞淵 ,跳踉 北海 超 崑崙 。” 郭沫若 《贈日本友人》詩:“縱有烏雲遮皓月,終教紅日出 虞淵 。”

累累

(1) 多次

(2) 數目多得無法計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疊,重積;另聯貫成串,眾多的樣子

誰家

(1).何家,哪一家。《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二·蒿里》:“蒿里誰家地,聚歛魂魄無賢愚。”《水滸傳》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問那人道:‘你是誰家伴當?怎地只顧將酒食來請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舉人 道:‘去年在誰家作館?’”

(2).誰,何人。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詠曰:‘眼心俱憶念,心眼共追尋;誰家解事眼,副著可憐心?’”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二折:“他題的名姓兒別,語話兒差,空著我擔個沒來由牽掛,這不識羞的漢子你是誰家?” 孫犁 《澹定集·致鐵凝信(三)》:“ 魯迅 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列有對照表(即真人與書中人),也沒有聽說有誰家向作者提出抗議,或是起訴。”

(3).何處。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 洛 城。” 宋 張元乾 《石州慢》詞:“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貪和你書生打話,暢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誰家。”

(4).怎樣。 唐 王建 《寄劉蕡問疾》詩:“年少病多應為酒,誰家將息過今春。” 宋 張炎 《數花風·別義興諸友》詞:“好遊人老,秋鬢蘆花共色。征衣猶戀去年客。古道依然黃葉,誰家蕭瑟!”

(5).怎能。 唐 韓愈 《杏園送張徹侍御歸使》詩:“歸來身已病,相見眼還明。更遣將詩酒,誰家逐後生。” 宋 吳文英 《瑞龍吟·送梅津》詞:“ 西湖 到日,重見梅鈿皺。誰家聽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為什麼。 宋 蘇軾 《秋興》詩之一:“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雲間。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 宋 蘇軾 《謝人見和前篇》之二:“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元 張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雙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帶月鋤花,童子誰家,貪看 西湖 ,懶誦《南華》。”

(7).甚么。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出:“生:適來聽得一派樂聲,不知誰家調弄?眾:《燭影搖紅》。” 錢南揚 校註:“誰家調弄,猶雲‘甚么曲調’。” 宋 張炎 《台城路·抵吳書寄舊友》詞:“雁拂沙黃,天垂海白,野艇誰家分曉?”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8).甚么東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馬上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元 楊暹 《西遊記》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雲]誰家一個黃口孺子,焉敢駡我?”參見 張相 《詩詞曲語辭彙釋·誰家》。

松柏

(1) 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齊肩

(1).與肩相平。《後漢書·輿服志上》:“熊旗六斿,五仞齊肩,以象參伐。”《隋書·禮儀志六》:“垂白玉珠,十有二旒,其長齊肩。”

(2).兩者高度相等。 唐 李白 《寄東魯二稚子》詩:“小兒名 伯禽 ,與姊亦齊肩。” 宋 李南仲 《羅浮山賦》:“乃 百粵 羣山之祖,與 南嶽 而齊肩。”亦比喻才能、聲望相同;相提並論。 明 胡應麟 《詩藪·上國》:“大抵 元魏 之才, 子昇 獨步; 高齊 之譽, 邢 魏 齊肩。” 明 胡應麟 《詩藪·唐下》:“使 子建 與 應 劉 並列, 拾遺 與 王 孟 齊肩,可乎?”

昨日

昨天

車馬

(1).車和馬。古代陸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詩·小雅·十月之交》:“擇有車馬,以居徂向。”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指瑕》:“夫車馬小義,而歷代莫悟。” 明 孫柚 《琴心記·王孫作醵》:“早求車馬,同行共赴。”

(2).謂馳騁遊樂。《漢書·郊祀志下》:“願明主時忘車馬之好,斥遠方之士虛語,游心帝王之術,太平庶幾可興也。”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齒豐車馬之好。”

道路

供人馬車輛通行的路;兩地之間的通道。也用於比喻事物發展或為人處世所遵循的途徑

人生道路

自張材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資治通鑑·唐紀》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稱

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錯縮,厥圖不果。——《三國演義》

行人駐足聽。——《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車行》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

逼側

(1).迫近;擁擠。《後漢書·廉范傳》:“ 成都 民物豐盛,邑宇逼側,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 晉 潘岳 《西征賦》:“都中雜遝,戶千人億,華夷士女,駢田逼側。”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新恩移府庭,逼側廁諸將。”

(2).簇擁;攢聚。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蒲萄﹞有黃、白、黑三種,成熟之時,子實逼側,星編珠聚。”《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九八回:“ 天台 有怪松,自盤根於巖穴之內,輪囷逼側,身大數圍,而高四五丈。”

(3).猶狹窄。 宋 蘇舜欽 《太行道》詩:“忽至逼側處,咫尺顛墜恐莫逃。”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廬山日記》:“峯前石臺鵲起,四瞰層壁,陰森逼側。”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蘇仲芬》:“ 王 患門戶逼側,廛居近市,欲別覓數椽,以居子弟。”

見“ 偪仄 ”。

不敢

(1)

 

沒有膽量,沒有勇氣做某事

他不敢拒絕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眾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說話就瞪眼

(3)

 

謙詞,不敢當

貴姓?不敢當,姓盛。——周立波《山鄉巨變》

適來

方才;剛才

適來誰進去了?

所歡

(1).親密的朋友,知己。 漢 劉楨 《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三:“涕泣灑衣裳,能不懷所歡。”

(2).情人。《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華山畿二三》:“夜相思,風吹窗簾動,言是所歡來。” 清 龔自珍 《金釧銘》:“腕生蘭,捲袖紈,款所歡,煗與寒。”

何不

為什麼不——用反問語氣,表示應該或可以

你何不大膽試一試

酣歌

盡興歌唱

日與其徒置酒酣歌達曙。——清· 方苞《獄中雜記》

明燭

(1).古時祭祀用的燭。《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

(2).明亮的燭。《楚辭·招魂》:“蘭膏明燭,華鐙錯些。”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燎薰鑪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 毛 * 《送瘟神》詩之二:“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3).明亮地照耀。 清 姚鼐 《登泰山記》:“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4).引申為明察。 孫中山 《大總統勸告北軍將士文》:“我諸同胞如不明燭幾先,即時反正,他日者大功既定,効用無門,豈不可惜!”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相憐

相互憐愛;憐惜。《列子·楊朱》:“古語有之:‘生相憐,死相捐。’”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評請序經解》詩:“未曾相識已相憐,香火靈山亦有緣。”

仲子

(1).對兄弟中排行為第二者的尊稱。《詩·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踰我里。” 高亨 註:“仲,兄弟行列在第二的稱仲。”

(2).猶次子。 宋 王安石 《示平甫弟》詩:“萬檣如山屹不動,嗟我仲子行亦止。”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年伯》:“ 嘉靖 辛丑榜 王 大司馬 思質 ,督 薊 遼 …… 後王 仲子 麟洲 ,分藩 江 右 ,與 鄢 絶不往還。”《明史·劉鉉傳》:“﹝ 鉉 ﹞仲子 瀚 以進士使南方。”

杯酒

(1).一杯酒。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未嘗銜盃酒,接慇懃之歡。”

(2).指飲酒。《新唐書·張延賞傳》:“吾武夫,雖有舊惡,盃酒間可解。”

戈鋋

(1).戈與鋋。亦泛指兵器。《文選·班固<東都賦>》:“元戎竟野,戈鋋彗雲。” 李善 註:“《説文》曰:‘鋋,小矛也。’” 唐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詩:“旌節羅廣庭,戈鋋凜秋霜。” 清 顧炎武 《萊州》詩:“礮甲初傳造,戈鋋已擊屠。”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變化不知本原之害》:“彼西人之練兵也,其猶壯士之披甲冑而執戈鋋也。”

(2).借指戰爭。 前蜀 杜光庭 《溫江縣招賢觀眾齋詞》:“一方昭泰,四境乂安,疫毒無侵,戈鋋不作。” 宋 文天祥 《高沙道中》詩:“一伻與一校,幸不逢戈鋋。” 清 秦松齡 《滿目》詩:“滿目紅旗載米船,西南何日罷戈鋋。”泛指爭鬥、衝突。 宋 邵雍 《觀棋長吟》:“座上戈鋋嘗擊搏,面前冰炭旋更移。” 明 劉元卿 《賢奕編·證學》:“今人意見相左則衷起戈鋋;格調稍殊則眼分青白。”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斟酌

(1) 反覆考慮以後決定取捨

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矣。——《國語·周語上》

再三斟酌

(2) 往杯盞里倒酒供飲用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潛《移居》

獨自斟酌

作色

臉上變色。指神情變嚴肅或發怒

憤然作色

一言

(1).一個字。《論語·衛靈公》:“ 子貢 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漢 班固 《 * 通·謚篇》:“謚或一言或兩言,何?文者以一言為謚,質者以兩言為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

(2).一句話;一番話。《書·立政》:“時則勿有間之,自一話一言。我則末惟成德之彥,以乂我受民。”《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國;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懷》詩:“ 季布 無二諾, 侯嬴 重一言。”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一折:“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孫炳華 《重賞之下》三:“ 林啟達 每天都要到車間轉轉,到工具機邊上看看,一言不發,看一會就走。”

(3).謂陳述一次。《穀梁傳·昭公四年》:“ 慶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孔子家語·屈節解》:“遽發所愛之使告 宓子 曰:‘自今以往, 單父 非吾有也,從子之制,有便於民者,子決為之,五年一言其要。’”

(4).眾口一詞。《韓非子·內儲說上》:“今 魯國 之羣臣以千百數,一言於 季氏 之私。”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鬱抑

憂悶,心情不舒暢

神情鬱抑

相煎

煎熬;折磨。 唐 孟郊 《李少府廳吊李元賓遺字》詩:“一生能幾時,百慮來相煎。” 唐 元稹 《獻滎陽公》詩:“老嘆才漸少,閒苦病相煎。” 金 元好問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詩之三:“欝欝圍城度兩年,愁腸飢火日相煎。”

詩詞推薦

  • 空寂院

    劉克莊宋代〕院名誰遣稱空寂,入得門來寂又空。舊有田園官戶占,別無衣缽老尼窮。砌傾苔色侵堂上,廚廢炊煙起草中。或說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柳州作)

    王安中宋代〕宮纈慳裁翡翠輕。文犀松串水晶明。颭風新樣稱娉婷。帶笑緩搖春筍細,障羞斜映遠山橫。玉肌無汗暗香清。
  • 金陵雜興二百首

    蘇泂宋代〕晉宋齊梁幾帝陵,土堆誰解有英靈。三台五省紛紛改,惟有鐘山只麽青。
  • 望西山

    修睦唐代〕積翠異諸岳,令人看莫休。有時經暮雨,獨得倚高樓。雲外僧應老,林間水正秋。到頭歸隱處,豈在問嵩丘。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錢維城山水二十種·其十二·亭納翠微

    乾隆清代〕一笠孤亭四柱空,虛明向遠納無窮。翠微妙處於何是,祇在朝嵐夕靄中。
  • 寄江夏仁公

    齊己唐代〕寺閣高連黃鶴樓,檐前檻底大江流。幾因秋霽澄空外,獨為詩情到上頭。白日有餘閒送客,紫衣何啻貴封侯。別來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餞魏州判鵬舉

    邵桂子宋代〕松下吟喔幾唱酬,卻攜螃蟹餞監州。穩挑書擔去環碧,頻寄詩筒來雪舟。畢姓弟兄千里月,故山泉石一天秋。葛峰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定風波

    佚名宋代〕一樹寒梅傍小溪。夜來陡覺綻南枝。冷艷冰姿金蕊淺。堪羨。凝明因與雪霜期。折贈美人臨寶鑑。雲臉。鬢邊斜插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葛壇即事

    林景熙宋代〕半壑松雲識稚川,攜琴曾此寫風泉。日烏月兔神丹古,春蚓秋蛇醉墨鮮。世事榮枯成一笑,人生好醜在千年。下方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羅敷歌(採桑子·五之三)

    賀鑄宋代〕東南自古繁華地,歌吹揚州。十二青樓。最數秦娘第一流。季鷹久負鱸魚興,不住今秋。已辦歸舟。伴我江湖作勝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李賓客荊南迎親

    獨孤及唐代〕宗室劉中壘,文場謝客兒。當為天北斗,曾使海西陲。毛節精誠著,銅樓羽翼施。還申供帳別,言赴倚門期。恩渥
  • 辭淨慈赴靈隱

    釋法薰宋代〕湖上牢牢把一關,孤危獨立絕躋攀。老無定力隨風轉,又向南山過北山。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李參政見寄三首

    魏了翁宋代〕怕放紅樓目,浮雲斷復連。遠看壺聚拓,近眎室如縣。耿耿自許國,悠悠誰訊天。天心那可識,拄頰看晴川。
  • 南堂雜興

    陸游宋代〕車馬無聲晝漏長,野人與世已相忘。屏除長物軒楹爽,洗濯塵襟肺腑涼。秋 * 郊鳴鸛鶴,日斜荒徑下牛羊。興來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卞山懷石林翁

    韓元吉宋代〕卞山苕水共蒼蒼,中有先生萬古堂。早歲英名類終賈,墓年收壽到劉楊。人琴遂欲成千載,雞酒猶能酹一觴。身後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酒泉子·犯皇宮

    敦煌曲子唐代〕每見惶惶。隊隊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祗擬奪九重。長槍短劍如麻亂。爭奈失計無投竄。金箱玉印自攜將
  • 送晃告院得南康

    危稹宋代〕我是康廬舊冷官,夢魂今尚憶雲端。山將草色到天碧,泉帶松聲出谷寒。仙觀幾年留鶴隱,古潭有日起龍蟠。中君
  • 安語

    權德輿唐代〕岩岩五嶽鎮方輿,八極廓清氛祲除。揮金得謝歸里閭,象床角枕支體舒。
  • 懷仙·其二

    伍瑞隆明代〕二十三處飲,人人見此人。高情無不可,良會任相親。瑤草春深長,瓊花雨後新。相思在天上,雲月是芳鄰。
  • 偈十首

    釋慧暉宋代〕玉人深睡澄潭妙,石漢眼開花岳笑。不是今朝新發悟,三生大定了知少。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西門行原文_西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