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樓台渾不識,只餘古木記宣華
蜀宮人 《月夜吟·其一》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蜀宮人的《月夜吟·其一》
全文:
舊時衣服盡雲霞,不到迎仙不是家。
今日樓台渾不識,只餘古木記宣華。
參考注釋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樓台
(1) 〈方〉∶涼台
(2) 較高的台榭,泛指樓(多用於詩詞戲曲)
近水樓台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宣華
鮮明的花色。 元 陳樵 《垂絲海棠賦》:“伊 淛河 之佳植,信群離而類絶。 丹徒 芳裔,名均種別,宣華麗質,風馬不接。”
蜀宮人名句,月夜吟·其一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今日樓台渾不識,只餘古木記宣華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